义乌市外籍商人的居住模式及其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21:30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外籍人员进入我国开始经商、工作、求学甚至定居,来华逐梦已成为国际移民新潮流。对于跨国移民这一对象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很少有对跨国移民居住方式的相关研究,因此对该群体的居住方式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义乌在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政策建设下,凭借着小商品市场吸引了众多外籍商人来义采购“淘金”,借此义乌也成为了外籍商人在华的另一聚集地。但与外籍商人在华的其他地区不同,外籍商人是一种“渗入”到义乌的居住方式,并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征。本文将外籍商人群体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该群体的居住方式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分析,继而对跨国群体的居住研究进行补充。在文章的内容部分首先介绍了外籍商人群体的跨国行为及在义乌的居住状况,然后分析了外籍商人存在的两种居住方式:聚居和分散。外籍商人的聚居模式是义乌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文化适应和社会管理三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居住方式,义乌政府为外籍商人创造了“零制度排斥”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外籍商人在义乌的社会融入,而外籍商人是以市场发展为主要目的,其居住方式也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迁而变化的,众多外籍商人围绕市场周边展开居住...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经济因素与聚居模式
2.文化因素与聚居模式
3.制度因素与聚居模式
4.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外籍商人的跨国行为及居住概况
(一)外籍商人的跨国行为
1.中国投资环境的完善
2.义乌市场转型的商机
3.外籍商人的职业类型
(二)外籍商人的居住概况
1.外籍商人的居住演变
2.外籍商人的居住概况及居住特征
三、义乌市外籍商人聚居模式的形成机制
(一)经济发展与聚居模式
1.市场变迁与城镇化发展:“点”的聚居
2.市场变迁与城镇化发展:“区”的聚居
(二)文化适应与聚居模式
1.跨文化空间:宗教实践
2.跨文化空间:文化互动
(三)社会管理与聚居模式
1.社区管理模式
2.网络管理模式
(四)小结
四、外籍商人居住方式的变迁
(一)经济发展与部分分散
1.房屋租金
2.社区新建
(二)文化融合与部分分散
1.“入乡随俗”:行为模仿与语言学习
2.“入乡随俗”:结交朋友与跨国婚姻
(三)社会管理与部分分散
1.“新义乌人”:制度保障
2.“新义乌人”:社会管理
(四)小结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华外国人的现状及治理——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群体为例[J]. 王亮. 团结. 2018(04)
[2]族裔经济的跨国建构与族群聚居的地方空间生产——基于对浙江省义乌市外籍商人的访谈[J]. 赵晔琴. 浙江学刊. 2018(03)
[3]“过客家户”:广州非洲人的亲属关系和居住方式[J]. 牛冬. 开放时代. 2016(04)
[4]多中心治理视阈下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路径探析——基于上海、广州、武汉的调查[J]. 马冬梅,徐慧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5]在华非洲族裔聚居区的类型、特征及其管理启示——以广州地区为例[J]. 许涛. 非洲研究. 2015(02)
[6]上海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J]. 周雯婷,刘云刚. 地理研究. 2015(11)
[7]美国的种族居住隔离:理论与现实[J]. 郝亚明. 世界民族. 2013 (01)
[8]国家主权相对性:外国人管理的理论依据[J]. 张惠德,陆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9]公共利益:谁来界定? 如何整合?——基于公共政策制定视角的分析[J]. 张宇.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4)
[10]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J]. 刘云刚,谭宇文,周雯婷. 地理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现代蕃客”—义乌地区阿拉伯商人的社会适应研究[D]. 杨信.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67846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经济因素与聚居模式
2.文化因素与聚居模式
3.制度因素与聚居模式
4.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外籍商人的跨国行为及居住概况
(一)外籍商人的跨国行为
1.中国投资环境的完善
2.义乌市场转型的商机
3.外籍商人的职业类型
(二)外籍商人的居住概况
1.外籍商人的居住演变
2.外籍商人的居住概况及居住特征
三、义乌市外籍商人聚居模式的形成机制
(一)经济发展与聚居模式
1.市场变迁与城镇化发展:“点”的聚居
2.市场变迁与城镇化发展:“区”的聚居
(二)文化适应与聚居模式
1.跨文化空间:宗教实践
2.跨文化空间:文化互动
(三)社会管理与聚居模式
1.社区管理模式
2.网络管理模式
(四)小结
四、外籍商人居住方式的变迁
(一)经济发展与部分分散
1.房屋租金
2.社区新建
(二)文化融合与部分分散
1.“入乡随俗”:行为模仿与语言学习
2.“入乡随俗”:结交朋友与跨国婚姻
(三)社会管理与部分分散
1.“新义乌人”:制度保障
2.“新义乌人”:社会管理
(四)小结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华外国人的现状及治理——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群体为例[J]. 王亮. 团结. 2018(04)
[2]族裔经济的跨国建构与族群聚居的地方空间生产——基于对浙江省义乌市外籍商人的访谈[J]. 赵晔琴. 浙江学刊. 2018(03)
[3]“过客家户”:广州非洲人的亲属关系和居住方式[J]. 牛冬. 开放时代. 2016(04)
[4]多中心治理视阈下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路径探析——基于上海、广州、武汉的调查[J]. 马冬梅,徐慧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5]在华非洲族裔聚居区的类型、特征及其管理启示——以广州地区为例[J]. 许涛. 非洲研究. 2015(02)
[6]上海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J]. 周雯婷,刘云刚. 地理研究. 2015(11)
[7]美国的种族居住隔离:理论与现实[J]. 郝亚明. 世界民族. 2013 (01)
[8]国家主权相对性:外国人管理的理论依据[J]. 张惠德,陆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9]公共利益:谁来界定? 如何整合?——基于公共政策制定视角的分析[J]. 张宇.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4)
[10]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J]. 刘云刚,谭宇文,周雯婷. 地理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现代蕃客”—义乌地区阿拉伯商人的社会适应研究[D]. 杨信.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67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6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