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精准画像:内涵、特征及实质

发布时间:2021-03-12 10:10
  从历史维度来看,世界主要经历了三波民粹主义浪潮,不同阶段的民粹主义浪潮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使得民粹主义概念具有模糊性,但是有些基本元素和核心特征是跨越时空而存在的。在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网络民粹主义。迥异于西方世界的民粹主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有其独特性,它没有稳定的组织基础,也没有具体的行动纲领,更没有确定的价值诉求,而是表现为一种社会情绪,一般处于隐匿状态,会因为特定性事件而被引爆,其被激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大众动员,故从实践上看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动员工具而非一种社会思潮。 

【文章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1. 核心元素:“民”与“民粹”
    2. 民粹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实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民粹主义的两极化趋势及其制度根源[J]. 林红.  国际政治研究. 2017(01)
[2]大众的反叛——第三波民粹化浪潮及其社会根源[J]. 赵可金.  国际政治研究. 2017(01)
[3]当前中国的民粹主义[J]. 程同顺,杨倩.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3)
[4]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暴力”——中国民粹主义新动向[J]. 李良荣.  人民论坛. 2015(01)
[5]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J]. 郭中军.  学习与探索. 2012(09)
[6]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J]. 陈尧.  学术月刊. 2011(06)
[7]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J]. 娄成武,刘力锐.  政治学研究. 2010(02)
[8]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 俞可平.  战略与管理. 1997(01)

硕士论文
[1]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 刘良.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78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78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