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31 22:17
人们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在论述理想的社会制度的同时也展述了许多合理的休闲思想,追本溯源,这些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不是完全臆想的。其中主要以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为代表的休闲思想,中世纪时期的圣·本尼迪克特、托马斯·阿奎那等的休闲思想,16—17世纪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托马斯·闵采尔以及温斯坦莱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18世纪梅叶、马布利、摩莱里以及巴贝夫的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为历史主线发展而来。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休闲思想正是在继承了前人优秀的休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是科学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直接源头,思想极其丰富。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不仅高度重视缩短劳动时间,为劳动的休闲化创造切实的社会制度保障,而且也将通过休闲及其自由和幸福体验来推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新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以先进的文化内容帮助人们从容地享受自己劳动创造的丰富生活,积极地利用充裕的自由时间,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空想家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的批判中隐喻了休闲的思想,将空想家们的休闲思想置于科学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学术述评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休闲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休闲思想
三、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
四、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休闲思想(上)
一、短时间的劳动及其休闲化
二、社会为休闲提供充分的、切实的保障
三、休闲与平等、人际和谐相互促进
四、在休闲中关爱、观赏和探索自然
第三章 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休闲思想(下)
一、以积极的文化、教育促进人们在休闲中快乐发展
二、以从容的生活状态追求幸福
三、对自由时间的积极利用
四、鼓励人们健康享乐,追求全面发展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休闲思想对三大空想家休闲思想的创造性提升
一、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批判
二、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继承
三、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科学化
四、科学社会主义休闲的理想及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休闲教育的失位、错位与归位[J].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4)
[2]休闲、审美与和谐社会[J]. 潘立勇,毛近菲.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论休闲的价值功用[J]. 刘海春. 广东社会科学. 2006(04)
[4]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 许斗斗. 学术研究. 2006(05)
[5]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J]. 刘慧梅,张彦.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4)
[6]休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J]. 吴文新,张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国内休闲理论研究阶段、重点及评述[J]. 岳培宇,楼嘉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5)
[8]休闲、信仰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J]. 刘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0)
[9]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 马惠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0)
[10]闲暇、自由和休闲——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看休闲的内容和必然性[J]. 吴文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9)
本文编号:311216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学术述评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休闲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休闲思想
三、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
四、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休闲思想(上)
一、短时间的劳动及其休闲化
二、社会为休闲提供充分的、切实的保障
三、休闲与平等、人际和谐相互促进
四、在休闲中关爱、观赏和探索自然
第三章 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休闲思想(下)
一、以积极的文化、教育促进人们在休闲中快乐发展
二、以从容的生活状态追求幸福
三、对自由时间的积极利用
四、鼓励人们健康享乐,追求全面发展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休闲思想对三大空想家休闲思想的创造性提升
一、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批判
二、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继承
三、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休闲思想的科学化
四、科学社会主义休闲的理想及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休闲教育的失位、错位与归位[J].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4)
[2]休闲、审美与和谐社会[J]. 潘立勇,毛近菲.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论休闲的价值功用[J]. 刘海春. 广东社会科学. 2006(04)
[4]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 许斗斗. 学术研究. 2006(05)
[5]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J]. 刘慧梅,张彦.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4)
[6]休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J]. 吴文新,张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国内休闲理论研究阶段、重点及评述[J]. 岳培宇,楼嘉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5)
[8]休闲、信仰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J]. 刘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0)
[9]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 马惠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0)
[10]闲暇、自由和休闲——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看休闲的内容和必然性[J]. 吴文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9)
本文编号:3112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1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