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英国1976年IMF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7:31
  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和“社会主义”改良学说的影响下,英国政府把保障充分就业、实现国有化以及建设福利国家等作为目标来制定经济政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英国经济确实得到了恢复。但进入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日渐落后与僵化,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导致英国经济陷入“走走停停”的局面。在这些危机中,尤以“1976年IMF危机”最具代表性。面对危机,卡拉汉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并接受其条件,即削减公共开支,控制通货膨胀。危机挑战了英国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促使工党政府接受货币主义思想并调整经济政策。本文主要研究这次危机的背景、经过与影响,展现英国当时的经济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由导言、四个章节和结论组成。导言部分首先是对“1976年IMF危机”含义的界定,其次是选择这次危机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意义,及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这次危机的研究综述和理论成果。第一章介绍了危机的酝酿。概括了当时国内的经济弊端、工会权力的扩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欧共体问题等因素都为“1976年IMF危机”埋下伏笔。第二章介绍了危机的爆发。种种不当措施的出台,导致国外竞争力下降,英镑不断贬值,政府处境艰难。...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 “英国1976年IMF危机”含义界定
        (二)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一)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危机的酝酿:经济与社会形势恶化
    一、经济弊端日益加深
    二、工会权力日益扩大
    三、石油危机
    四、欧共体困扰
第二章 危机的爆发:政府政策遭到反对
    一、继续限制工资政策
    二、削减计划遭到反对
    三、英镑急剧下跌,实行英镑贬值
第三章 危机的升温:自行解决并无效果
    一、干预外汇储备,控制英镑下跌
    二、向美国寻求贷款
    三、主动推动削减方案
第四章 危机的解决:被迫申请国际外援
    一、内阁讨论决定寻求援助
    二、与IMF艰难谈判
    三、危机最终解决
第五章 危机的影响:历史转折点
    一、对英国工党的影响
    二、对英国经济政策和IMF的影响
    三、对英国工会和工资政策的影响
    四、对中央和地方的影响
    五、对英国所奉行经济理念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17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7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