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亿总中流”社会到“差距社会”——日本全民中产社会的形成与分化
发布时间:2021-05-17 14:16
二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了"一亿总中流"的全民中产社会。20世纪70年代,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社会总体收入较为平均,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均不大。这一中产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十分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形成得益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教育领域出台的一系列缩小社会差距的政策和措施。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曾创造了"平等神话"的日本社会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经济长期低迷以及少子化、老龄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非正规雇用、收入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中产阶层分化并向下流动的趋势显示出日本正在从"一亿总中流"社会走向"差距社会"。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和措施,以阻止"差距社会"的形成。
【文章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本文编号:3191911
【文章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本文编号:3191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9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