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超国家主义: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的关系实践与秩序建构

发布时间:2021-06-18 13:09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20,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超国家主义”:历史溯源与学术隐喻
二、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传统社会中的国家与社会分野
三、国家融于社会: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的互动意象与秩序实践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嵌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社会”关系[J]. 樊鹏.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1)
[2]“天下”与“国家”——论历史维度中儒家政治思想形塑的两个向度[J]. 杨肇中.  政治思想史. 2018(02)
[3]重审现代政治思想史中的梁漱溟——思想困境及其当代启示[J]. 张城.  文史哲. 2018(03)
[4]国家与社会:缘起、纷争与整合——兼论肖瑛《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J]. 侯利文.  社会学评论. 2018(02)
[5]“天下”秩序:一种文化意象[J]. 胡键.  学海. 2017(04)
[6]守旧的趋新者:梁漱溟与民初新旧东西的缠结[J]. 罗志田.  学术月刊. 2016(12)
[7]新天下:拯救中国还是拯救世界[J]. 姚大力.  探索与争鸣. 2016(05)
[8]世界国家与普世文明——梁启超的新天下主义[J]. 高力克.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6)
[9]周人的礼法观:型塑伦理社会的必经之路[J]. 陈鸿彝.  中国法治文化. 2015(02)
[10]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解释模式与发展启示[J]. 许源源,杨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本文编号:3236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36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