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儒家“一德”论的言说路径及其道统意义——以《咸有一德》之诠释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24 19:29
  汉唐儒学与两宋儒学分别通过政治哲学与德性伦理的路径来诠释《咸有一德》,进而阐发各自的"一德"论。汉唐儒学的"一德"论以伪孔《传》与《尚书正义》为代表,二者从天命与德性的关系入手,强调君王的德性与自制。两宋儒学的"一德"论以苏轼与朱熹为代表,苏轼批评汉唐儒学忽视动机的善恶以及规范的正当性,主张以中主于仁而外应乎情来诠释"一德"。朱熹则对苏轼的观点有所扬弃,并结合"理一分殊"来理清"一德"中天理与人情的关系。朱熹将"一德"论视为"十六字心传"的变体,其理论内核是中庸之道,并将"一德"论纳入儒家道统之中。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汉唐儒学的“一德”论及其言说路径
    (一)伪孔《传》的“一德”论: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及其保障
    (二)《尚书正义》的“一德”论:君王的德性与自制
    (三)政治哲学:汉唐儒学“一德”论的言说路径
二、两宋儒学的“一德”论及其言说路径
    (一)苏轼的“一德”论:中主于仁而外应乎情
    (二)朱熹的“一德”论:理一分殊
    (三)德性伦理:两宋儒学“一德”论的言说路径
三、儒家“一德”论的道统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君臣遇合的神学政治探源——也说《清华简》“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J]. 成富磊.  古代文明. 2019(04)
[2]经学与政治:宋代《尚书》学研究的反思[J]. 刘力耘.  原道. 2016(04)
[3]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J]. 韩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清华简《尹诰》引发古文《尚书》真伪之争——《咸有一德》篇名、时代与体例辨析[J]. 杨善群.  学习与探索. 2012(09)
[5]清华简《尹诰》与晚书《咸有一德》辨伪[J].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本文编号:3301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01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