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共识理论研究 ——从“个体同意”的共识到“对话与交往”的共识
发布时间:2021-07-26 18:14
共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涉及诸多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关于共识的界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个体理性与自由意愿的共识,一是蕴含在社会共同的情感、传统、信仰、习俗、文化中的共识。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中关于作为自足的个体“同意”基础上的“契约”共识理论和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交往与对话”共识理论及其由前者向后者转变的过程。个体同意基础上的契约共识理论是西方多数民主的思想基础;基于主体间性基础上的多元共识理论是协商民主的思想基础。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特征及这一时期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契约论。论文回顾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古典社会契约理论,这一理论把政治秩序建立在个人“同意”基础上。按照这一理论,作为主体的人是自足的,政治秩序起源于自足个体之间基于契约的联结,契约表达了个体自由意志与个体理性基础上的“同意的”共识。主要以自由主义鼻祖洛克和民主主义代表卢梭两位思想家共识理论为重点,他们都阐述了平等的个人为保护其“权利”而订立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府,以民主的方式解决政治权力的起源及其合法性问题。其中洛克以普遍的权利框架排除了公民背后的多元与差异,建立了有限政府。而卢梭则...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多元社会共识问题凸显
(二)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共识主题研究的兴起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一) 我国学者关于西方共识理论的研究成果
(二) 国外学者的共识观及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与辨析
(一) 共识的一般意义解析
(二) 社会政治领域的共识
(三) 概念辨析
四、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点与意义
第一章 “个体同意”的共识
一、现代社会特征与共识诉求
(一) 现代社会特征
(二) 差异、共识诉求与民主
二、古典社会契约理论及其“个体同意”的共识
(一)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政治合法性论证的转向
(二)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个体同意”的共识
三、洛克“上帝律令”为基础的“同意”的共识
(一) 社会共识的基础——自然法:保护人类生命的神圣律令
(二) 共识的要求:政府的中立与宗教宽容原则
(三) “共识”的政治权威的神圣基础与意志基础
(四) “同意”的宪政与多数原则
四、卢梭“公意”观念与“同意”的共识
(一) 卢梭的两种社会契约论
(二) 政治社会的起源与“公意”的形成
(三) “共识”的民主政府形式
五、西方启蒙理性主义与一元论倾向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的反思、“异识”政治观与政治思想的转向
一、当代多元社会中价值多元主义
(一) 多元社会特征
(二) 价值多元主义
二、对理性自负的批判
(一) 批判理性主义与渐进社会工程
(二) 进化论理性主义与自发秩序
(三) 暗示政治观
(四) 观念的探险与消极自由
三、后现代主义的“异识”政治观
(一) 利奥塔“异教的政治”
(二) 福柯的理性批判与“微观政治”
(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延异”
(四) 德勒兹与加塔利的欲望政治与“游牧式思维”
四、政治思想的转向
(一) 从真理到共识的转变
(二) 民主理论的协商与对话转向
(三)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
第三章 政治自由主义的“重叠共识”与“对话”模式
一、自由主义的理念与困境
(一) 自由主义的理念
(二) 自由主义对多元与差异的回应及其困境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转向
(一) 政治自由主义的形成与规划
(二) 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三) 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
(四) “重叠共识”的论证功能
三、政治自由主义的共识诉求及其达成
(一) 政治自由主义的共识诉求
(二) “回避”、中立及公共理性与对话模式
四、政治自由主义方案的缺陷与发展
(一) 政治自由主义方案的缺陷
(二) 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交往、对话与协商共识
一、协商民主理论的共识理想
(一)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盛
(二) 协商民主理论的共识理想
(三) 协商共识与合法性
(四) 协商达成共识的条件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与话语共识
(一) 交往理性:话语共识的理性基础
(二) 话语共识的理想条件:理想言说情景
(三)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话语共识形成的现实场所
(四) 话语民主模式:政治领域的话语共识形成过程
三、博曼基于多元公共理性与对话的共识观
(一) 共识的形成方式——协商与对话
(二) 共识的基础——多元公共理性
(三) 协商民主模式
四、古特曼与汤普森的“道德分歧经济学”
(一) 道德分歧与协商的必要性
(二) 协商遵循的原则:“相互尊重”、“调解原则”与“道德分歧的经济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言语、行动与共识:协商民主的三重面向[J]. 邢玲,高信奇. 学海. 2013(05)
[2]当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内在理路[J]. 刘雪梅. 学术月刊. 2012(12)
[3]政治共识: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 周显信,叶方兴.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3)
[4]政治共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研究路径[J]. 李风华. 政治学研究. 2012(01)
[5]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晚期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评述[J]. 顾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6]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论及其理论形式[J]. 郑敬高,顾豪. 东方论坛. 2010(06)
[7]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J]. 查尔斯·拉莫尔,应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1)
[8]重叠共识观念能证明什么?——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J]. 姚大志.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6)
[9]政治共识的话语藩篱:从霸权独白到无责漫谈[J]. 王海洲. 江海学刊. 2009(02)
[10]对达成社会价值共识路径的反思[J]. 陈仕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多元社会的共识理论研究[D]. 王秀娜.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04094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多元社会共识问题凸显
(二)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共识主题研究的兴起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一) 我国学者关于西方共识理论的研究成果
(二) 国外学者的共识观及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与辨析
(一) 共识的一般意义解析
(二) 社会政治领域的共识
(三) 概念辨析
四、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点与意义
第一章 “个体同意”的共识
一、现代社会特征与共识诉求
(一) 现代社会特征
(二) 差异、共识诉求与民主
二、古典社会契约理论及其“个体同意”的共识
(一)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政治合法性论证的转向
(二)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个体同意”的共识
三、洛克“上帝律令”为基础的“同意”的共识
(一) 社会共识的基础——自然法:保护人类生命的神圣律令
(二) 共识的要求:政府的中立与宗教宽容原则
(三) “共识”的政治权威的神圣基础与意志基础
(四) “同意”的宪政与多数原则
四、卢梭“公意”观念与“同意”的共识
(一) 卢梭的两种社会契约论
(二) 政治社会的起源与“公意”的形成
(三) “共识”的民主政府形式
五、西方启蒙理性主义与一元论倾向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的反思、“异识”政治观与政治思想的转向
一、当代多元社会中价值多元主义
(一) 多元社会特征
(二) 价值多元主义
二、对理性自负的批判
(一) 批判理性主义与渐进社会工程
(二) 进化论理性主义与自发秩序
(三) 暗示政治观
(四) 观念的探险与消极自由
三、后现代主义的“异识”政治观
(一) 利奥塔“异教的政治”
(二) 福柯的理性批判与“微观政治”
(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延异”
(四) 德勒兹与加塔利的欲望政治与“游牧式思维”
四、政治思想的转向
(一) 从真理到共识的转变
(二) 民主理论的协商与对话转向
(三)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
第三章 政治自由主义的“重叠共识”与“对话”模式
一、自由主义的理念与困境
(一) 自由主义的理念
(二) 自由主义对多元与差异的回应及其困境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转向
(一) 政治自由主义的形成与规划
(二) 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三) 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
(四) “重叠共识”的论证功能
三、政治自由主义的共识诉求及其达成
(一) 政治自由主义的共识诉求
(二) “回避”、中立及公共理性与对话模式
四、政治自由主义方案的缺陷与发展
(一) 政治自由主义方案的缺陷
(二) 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交往、对话与协商共识
一、协商民主理论的共识理想
(一)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盛
(二) 协商民主理论的共识理想
(三) 协商共识与合法性
(四) 协商达成共识的条件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与话语共识
(一) 交往理性:话语共识的理性基础
(二) 话语共识的理想条件:理想言说情景
(三)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话语共识形成的现实场所
(四) 话语民主模式:政治领域的话语共识形成过程
三、博曼基于多元公共理性与对话的共识观
(一) 共识的形成方式——协商与对话
(二) 共识的基础——多元公共理性
(三) 协商民主模式
四、古特曼与汤普森的“道德分歧经济学”
(一) 道德分歧与协商的必要性
(二) 协商遵循的原则:“相互尊重”、“调解原则”与“道德分歧的经济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言语、行动与共识:协商民主的三重面向[J]. 邢玲,高信奇. 学海. 2013(05)
[2]当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内在理路[J]. 刘雪梅. 学术月刊. 2012(12)
[3]政治共识: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 周显信,叶方兴.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3)
[4]政治共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研究路径[J]. 李风华. 政治学研究. 2012(01)
[5]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晚期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评述[J]. 顾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6]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论及其理论形式[J]. 郑敬高,顾豪. 东方论坛. 2010(06)
[7]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J]. 查尔斯·拉莫尔,应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1)
[8]重叠共识观念能证明什么?——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J]. 姚大志.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6)
[9]政治共识的话语藩篱:从霸权独白到无责漫谈[J]. 王海洲. 江海学刊. 2009(02)
[10]对达成社会价值共识路径的反思[J]. 陈仕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多元社会的共识理论研究[D]. 王秀娜.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04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0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