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归属 ——西方团体性政治义务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18:16
  团体性义务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界新兴起的一种政治义务学说。不同于之前流行的同意理论、公平理论和自然责任理论,该学说认为,人们基于其所占据的社会角色就可以负有政治义务。换言之,根据这种主张,政治义务实际上源自于通过地方性社会实践所界定的、政治体中的成员们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政治成员身份。在这个意义上,政治义务就既不是一种自愿义务,也不是一种自然责任,而是一种介乎于上述二者之间的非自愿义务。建立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对团体性义务理论这一新兴的政治义务学说加以系统的剖析。大体上,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位具有代表性的团体性义务理论家上,即吉尔伯特、德沃金、霍顿、塔米尔和哈迪蒙。而对他们的具体剖析又主要通过如下三个脉络而展开:参照西蒙斯的经典归纳,吉尔伯特是非自愿主义契约理论的代表人物,德沃金则以地方性社会实践的规范独立性论题为基础提出了最早版本的团体性义务理论,而霍顿、塔米尔和哈迪蒙三位学者则更应该被归入到身份论题的主张者行列中。进而,对于上述五位团体性义务理论家之具体主张的阐述、分析和评价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目前既有的三种团体性义务理论路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确定及其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本文论题的论述路径
        (一) 基础问题
        (二) 评价问题
        (三) 证成问题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政治义务的基础问题
    一、道德义务的划分
    二、重思制度义务
    三、政治义务的特征
        (一) 服从法律的义务
        (二) 道德义务
        (三) 初始义务
        (四) 独立于内容的义务
    四、一种政治义务理论的标准
        (一) 特殊性标准
        (二) 广泛性与外在理由标准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数主体义务理论
    一、真实契约理论
        (一) 契约论:特征及其吸引力
        (二) 真实契约理论的困境
    二、复数主体政治义务理论
        (一) 非自愿主义契约理论
        (二) 社会群体与复数主体
        (三) 共同承诺与义务
        (四) 分析性成员身份论证
    三、复数主体理论:批判与回应
        (一) 自愿主义反驳:个体自主性问题
        (二) 内在主义反驳:承诺的实质性问题
        (三) 形式性反驳:循环论证问题
    四、重新思考复数主体理论
        (一) “全体人群共知”问题
        (二)“义务”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范独立性论题的局限性——以德沃金理论为视角
    一、自由主义共同体中的政治义务建构
        (一) 法律的根据与强制力的证成
        (二) 社会实践与阐释
        (三) 阐释性态度与真正共同体
    二、整体性、共同体与政治合法性
        (一) 整体性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
        (二) 拟人化社群、元伦理论辩和实践的社群观
    三、一种准自然责任理论
        (一) 阐释性态度是必要的吗?
        (二) 社会实践还是整体性?
    四、规范独立性论题再思考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份论题
    一、身份论题:社群主义背景
    二、身份认同论证:三种路径
        (一) 霍顿:霍布斯式论证与团体性论证
        (二) 塔米尔:关联感、归属感与团体性义务
        (三) 哈迪蒙:现代社会、制度与角色义务
    三、身份论题再思考
        (一) 操纵问题
        (二) 邪恶群体问题
        (三) 独立者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为团体性政治义务理论辩护——一种可行路径初探
    一、理解成员身份
    二、基于自我理解的反思可接受性主张
    三、理论评估
        (一) 操纵问题
        (二) 邪恶群体问题
        (三) 例外人群问题
    四、一种准自愿主义的政治义务理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角色能够为政治义务奠定基础吗?——以哈迪蒙角色义务理论为中心的考察[J]. 丁轶.  理论月刊. 2013(03)
[2]建立在复数主体上的共同承诺——吉尔伯特政治义务理论述评[J]. 丁轶.  天府新论. 2012(04)
[3]服从的理由——当代三大政治义务理论的承接、困境与出路[J]. 温松.  理论与改革. 2012(01)
[4]政治权威与道德自主性:悖论及协调的可能性——对沃尔夫哲学无政府主义论证思路的一种反思[J]. 朱振.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5)
[5]政治合法性、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J]. 毛兴贵.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4)
[6]从个体同意到共同承诺——政治义务的多元主体理论评析[J]. 占志刚.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公民为什么有义务遵守法律——从许诺行为谈起[J]. 毛兴贵.  政法论坛. 2010(02)
[8]论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威的证立及其困境[J]. 陈喜贵.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9]集体何以可能?——吉尔伯特多元主体哲学理论评述[J]. 于小涵,丛杭青.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06)
[10]论政治义务及其证成[J]. 毛兴贵.  学海. 2008(03)



本文编号:3375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75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