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思想的早期建构逻辑
发布时间:2021-10-16 14:32
马克思语境中存在对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无产阶级革命联合的实存状态)的描述,其思想生成依循着前提批判—主体发现—形态剖释—实践擘划的演进逻辑。马克思首先由宗教批判到国家哲学批判,再到虚假或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批判,为革命思维的出场清除意识形态障碍;然后阐证无产阶级因被压迫地位、普遍解放需要而成为真正革命的阶级,发现以人的社会力量而非政治力量实现人类完全解放;继而在世界历史视野中分析共同活动异化与虚假共同体的固有弊端,完成阶级联合与世界历史的批判性联结。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思想在社会历史中得到验证:阶级同盟与民族国家联合是其组织形态,共产党领导是其核心保证,消灭私有制是其现实旨向,暴力革命是其实践依赖。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革命思维的出场前提:批判封建的、资本的及空想的非革命意识形态
二、革命实践的阶级基础:发现无产阶级的异化及解放诉求
三、革命共同体的现实生成:在世界历史中趋向阶级联合
四、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的实存样态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J]. 岩佐茂,赵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6)
[2]再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J]. 张双利. 哲学研究. 2016(06)
[3]世界革命视域下共产国际的实践逻辑[J]. 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439979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革命思维的出场前提:批判封建的、资本的及空想的非革命意识形态
二、革命实践的阶级基础:发现无产阶级的异化及解放诉求
三、革命共同体的现实生成:在世界历史中趋向阶级联合
四、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的实存样态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J]. 岩佐茂,赵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6)
[2]再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J]. 张双利. 哲学研究. 2016(06)
[3]世界革命视域下共产国际的实践逻辑[J]. 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43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3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