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民族政策演变——基于认同政治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20:21
  马来西亚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及历史等因素使该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上面临诸多困境。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的民族政策,以服务于国家建构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同时,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也受到该国认同政治的强烈影响,执政集团与多民族社会的政治互动让民族政策不断调整,反对党势力和宗教因素对政策演变的影响也越发显著。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通过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和缩小族际发展差距促进了国族身份的塑造,却又在认同政治的作用下导致族群界限固化,束缚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后殖民地国家需要在尊重社会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国民的政治认同、妥善分配族群利益,从而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创造可靠保障。 

【文章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文章目录】:
一、 马来西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与困境
二、 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民族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 初创阶段:确立差别与追求平衡(1957—1969年)
    (二) 紧缩阶段:全面实施“马来人至上”(1969—1990年)
    (三) 优化阶段:增强“马来西亚”认同(1990—2018年)
    (四) 僵持阶段:艰难改革(2018年至今)
三、 马来西亚民族政策的演变机制分析
    (一) 基于认同政治逻辑的政策演变机制
    (二) 执政集团同多民族社会的互动博弈
    (三) 反对党势力与宗教浪潮的影响
四、 马来西亚民族政策的效果评估
    (一)跨族共性与共识的培养
    (二) 认同政治之下的政策矛盾与局限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来西亚肯定性行动研究——马来人优先政策的合理性反思[J]. 齐顺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 威尔·金里卡,刘曙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2)
[3]民族概念三题[J]. 叶江.  民族研究. 2010(01)
[4]从坦桑尼亚和斐济个案看后殖民时期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J]. 埃里克·拉森,罗纳德·阿敏扎德,陈思.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8(03)
[5]东南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J]. 陈衍德.  东南亚研究. 2004(04)
[6]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民族政治的淡化[J]. 韦红.  世界民族. 2002(01)
[7]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马来西亚民族”[J]. 原不二夫,刘晓民.  南洋资料译丛. 2001(02)
[8]马来西亚国阵政府的华人政策走向[J]. 廖小健.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1(01)
[9]论民族国家[J]. 宁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6)
[10]马来西亚的社会贫困状况及各民族间的经济差距[J]. 土屋敬三,李述文.  南洋资料译丛. 1978(04)



本文编号:3470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70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