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古希腊宇宙论后的双层社会契约论 ——《政府论》两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23:53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的全部著作中,《政府论》作为其代表作无疑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这篇著作的上下两部分相辅相成,逻辑联系紧密,共同展现了洛克在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在《政府论》上篇中,洛克集中批判了保皇派旗手罗伯特·菲尔麦在《父权制,或国王的自然权力》一书中提出的绝对君主制的观点,菲尔麦以父权类比君权,其论证逻辑与古希腊宇宙论及其审美特质相契合,而洛克的驳斥则与一种非审美的神义论相契合,因此洛克在《政府论》上篇中对菲尔麦观点的辩驳,可以看作一次非审美的神义论对古希腊宇宙论的袪魅。以这样的袪魅为基础,洛克通过《政府论》下篇系统论述了自己的法律、政治思想,其核心是一种洛克式的社会契约论。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是一种双层的社会契约论,而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促使洛克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菲尔麦《父权制》与古希腊宇宙论
第一节 古希腊宇宙论及其审美特质
第二节 菲尔麦与《父权制》
一 火药阴谋与效忠誓言
二 菲尔麦及其著作《父权制》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父权制》与古希腊宇宙论
第二章 洛克《政府论》对菲尔麦《父权制》的辩驳
第一节 约翰·洛克生平及其思想转向
第二节 约翰·洛克的基督教背景
第三节 《政府论》上篇对《父权制》的辩驳
一 父权概念的明确定义
二 亚当的父权与君权
三 父权的继承问题
第三章 洛克《政府论》非审美的神义论式的“祛魅”
第一节 审美的与非审美的神义论
第二节 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非审美的神义论
一 自然状态
二 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非审美的神义论的相通之处
第三节 洛克式的“祛魅”
一 诉诸犹太传统的《政府论》
二 神义论角度下洛克《政府论》的“祛魅”
第四章 洛克《政府论》构筑的双层社会契约论
第一节 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前提
一 生命权
二 财产权
第二节 双层结构的社会契约论
一 洛克的第一层社会契约
二 洛克的第二层社会契约
第三节 洛克社会契约论双层结构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上帝的事业辩护——论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及其现实意义[J]. 王国华,姚帮. 理论月刊. 2013(02)
[2]在自然与历史之间:“自然状态”与现代政治理解的历史化[J]. 李猛. 学术月刊. 2013(01)
[3]洛克的“创世纪”——读《政府论》[J]. 林国基. 政法论坛. 2011(05)
[4]论自由是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的主题[J]. 侯忠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5]洛克论宗教宽容[J]. 吴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莱布尼茨的动力学与神性的宇宙[J]. 徐向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 姚大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8]希波的奥古斯丁[下][J]. 唐逸. 哲学研究. 1999(03)
[9]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3)
本文编号:3577518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菲尔麦《父权制》与古希腊宇宙论
第一节 古希腊宇宙论及其审美特质
第二节 菲尔麦与《父权制》
一 火药阴谋与效忠誓言
二 菲尔麦及其著作《父权制》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父权制》与古希腊宇宙论
第二章 洛克《政府论》对菲尔麦《父权制》的辩驳
第一节 约翰·洛克生平及其思想转向
第二节 约翰·洛克的基督教背景
第三节 《政府论》上篇对《父权制》的辩驳
一 父权概念的明确定义
二 亚当的父权与君权
三 父权的继承问题
第三章 洛克《政府论》非审美的神义论式的“祛魅”
第一节 审美的与非审美的神义论
第二节 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非审美的神义论
一 自然状态
二 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非审美的神义论的相通之处
第三节 洛克式的“祛魅”
一 诉诸犹太传统的《政府论》
二 神义论角度下洛克《政府论》的“祛魅”
第四章 洛克《政府论》构筑的双层社会契约论
第一节 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前提
一 生命权
二 财产权
第二节 双层结构的社会契约论
一 洛克的第一层社会契约
二 洛克的第二层社会契约
第三节 洛克社会契约论双层结构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上帝的事业辩护——论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及其现实意义[J]. 王国华,姚帮. 理论月刊. 2013(02)
[2]在自然与历史之间:“自然状态”与现代政治理解的历史化[J]. 李猛. 学术月刊. 2013(01)
[3]洛克的“创世纪”——读《政府论》[J]. 林国基. 政法论坛. 2011(05)
[4]论自由是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的主题[J]. 侯忠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5]洛克论宗教宽容[J]. 吴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莱布尼茨的动力学与神性的宇宙[J]. 徐向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 姚大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8]希波的奥古斯丁[下][J]. 唐逸. 哲学研究. 1999(03)
[9]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3)
本文编号:3577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7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