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国家观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2-01-20 04:11
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大生产的迅速发展,阶级不断分化。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无政府主义者成为掌握政权的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宣扬无政府主义国家学说,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巴枯宁是极具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的实践者。第一国际期间,巴枯宁混入国际工人协会内部鼓吹无政府主义国家观,破坏国际工人运动,威胁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权,阻碍国际工人协会目标的实现,给国际工人协会和国际工人运动造成巨大的危害。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巴枯宁展开深入系统的批判,为战胜巴枯宁党徒付出巨大的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入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中“绝对自由”、“反对权威”、“立即废除国家”、“农民是革命的领导者”、“政治冷淡”、“经济冷谈”、“建立自下而上的自由联邦”等谬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由是有条件的、权威是客观的,国家的起源、发展、消亡都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要采取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等形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逐渐实现消灭阶级的目标,国家自行消亡,无产阶级专政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一、时代背景及发展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发展渊源
二、理论基础
(一)黑格尔派“自由”、“反动”思想
(二)彻底的反神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三、主要内容
(一)捍卫小资产阶级绝对自由
(二)反对国际和总委员会的权威
(三)立即废除国家
(四)建立工农联合的自下而上的自由联邦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批判的武器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基本观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主要内容的批判
(一)反对巴枯宁“绝对自由”的观点
(二)揭露巴枯宁“反权威主义”的虚伪性
(三)批判巴枯宁“立即废除国家”的谬论
(四)驳斥巴枯宁政权组织形式的观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错误实质的揭露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合流”
(二)颠倒国家和宗教、国家和阶级的关系
(三)忽视国家消亡的条件性
(四)把“暴力性”视为国家的唯一特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实质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阶级实质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的斗争表面上是国际工人协会内部的斗争,实质上是不同阶级的斗争
(二)巴枯宁表面上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质上是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道路实质分析
(一)巴枯宁表面上主张废除国家,实质上反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的斗争实质上是主张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三)巴枯宁的道路主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哲学实质分析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唯物辩证法与抽象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国家观批判的意义
一、有助于系统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二、有助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三、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恩格斯《论权威》视角下的“两个维护”探析[J]. 任芳菲. 新西部. 2020(12)
[2]马克思主义超越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基础[J]. 乔茂林. 新视野. 2020(02)
[3]马克思论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意义[J]. 杨长福,马小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恩格斯权威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 韩剑锋,柴泽涛.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5]恩格斯的党的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 贺振东.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03)
[6]试析巴枯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J]. 姜爱华,吴雪.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7]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研究[J]. 王仲祥,冯丽娟.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3)
[8]科学阐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经典文献——读恩格斯的《论权威》[J]. 杨金华,黄陈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1)
[9]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无政府主义宗教观的批判[J]. 彭小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5)
[10]恩格斯《论权威》的逻辑方法与现实价值[J]. 武东生,金雪飞. 理论学刊. 2018(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韩炜.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研究[D]. 刘洋.大连海事大学 2018
[3]论马克思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D]. 霍桂华.黑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98148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一、时代背景及发展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发展渊源
二、理论基础
(一)黑格尔派“自由”、“反动”思想
(二)彻底的反神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三、主要内容
(一)捍卫小资产阶级绝对自由
(二)反对国际和总委员会的权威
(三)立即废除国家
(四)建立工农联合的自下而上的自由联邦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批判的武器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基本观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主要内容的批判
(一)反对巴枯宁“绝对自由”的观点
(二)揭露巴枯宁“反权威主义”的虚伪性
(三)批判巴枯宁“立即废除国家”的谬论
(四)驳斥巴枯宁政权组织形式的观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错误实质的揭露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合流”
(二)颠倒国家和宗教、国家和阶级的关系
(三)忽视国家消亡的条件性
(四)把“暴力性”视为国家的唯一特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实质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阶级实质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的斗争表面上是国际工人协会内部的斗争,实质上是不同阶级的斗争
(二)巴枯宁表面上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质上是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道路实质分析
(一)巴枯宁表面上主张废除国家,实质上反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的斗争实质上是主张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三)巴枯宁的道路主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与巴枯宁斗争的哲学实质分析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唯物辩证法与抽象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国家观批判的意义
一、有助于系统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二、有助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三、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恩格斯《论权威》视角下的“两个维护”探析[J]. 任芳菲. 新西部. 2020(12)
[2]马克思主义超越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基础[J]. 乔茂林. 新视野. 2020(02)
[3]马克思论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意义[J]. 杨长福,马小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恩格斯权威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 韩剑锋,柴泽涛.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5]恩格斯的党的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 贺振东.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03)
[6]试析巴枯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J]. 姜爱华,吴雪.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7]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研究[J]. 王仲祥,冯丽娟.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3)
[8]科学阐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经典文献——读恩格斯的《论权威》[J]. 杨金华,黄陈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1)
[9]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无政府主义宗教观的批判[J]. 彭小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5)
[10]恩格斯《论权威》的逻辑方法与现实价值[J]. 武东生,金雪飞. 理论学刊. 2018(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韩炜.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研究[D]. 刘洋.大连海事大学 2018
[3]论马克思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D]. 霍桂华.黑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98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9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