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廷·斯金纳的自由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1:53
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新共和主义作为一股强劲思潮,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自由概念的重构是该思潮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思想家斯金纳先从工具论共和主义视角思考自由概念、后又提出免于依附的第三种自由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新罗马共和主义自由理论,希冀指引民众思想、挽救社会危机。因此,理清斯金纳自由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其产生语境、发展变化过程、影响等,不但能加深对新共和主义的理解,而且能够启迪中国民众。文章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斯金纳的自由理论,斯金纳自由理论的产生语境包括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和代议制民主困境等组成的社会语境、新共和主义逐渐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流传发展而形成的智识语境、自由概念的内涵随时代不断改变所构成的语言语境。在此历史语境中,斯金纳重构共和主义的自由概念,开启了他的自由理论构建过程;西方政治思想一直存在着对自由概念的传统二元划分,根据这种划分,民众一般认为共和主义关注“积极自由”,自由主义追求“消极自由”,并由于“积极自由”可能产生的风险而拒斥共和主义;斯金纳并不认同这种看法,提出“思考自由概念的新方式”,即从工具论的视角看待共和主义...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产生语境
第一节 社会语境——当代西方民主社会的危机
一、现代性的隐忧
二、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第二节 智识语境——新共和主义的诞生
一、新共和主义的兴起
二、新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新共和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语言语境——自由概念的内涵演变
一、古典共和主义自由概念的兴与衰
二、自由主义自由概念的流行及局限
三、新共和主义自由概念的兴起
第二章 斯金纳思考自由概念的新方式
第一节 斯金纳时代思考自由的传统方式
一、斯金纳时代思考自由的两条传统路径
二、传统思考自由方式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斯金纳对传统自由思考方式的突破
一、斯金纳思考共和主义自由的新方式
二、斯金纳的工具论共和主义主张
三、斯金纳思考自由新方式存在的逻辑缺陷
第三章 斯金纳的“第三种自由”理论
第一节 免于依附——第三种自由概念
一、依附——限制个人自由的另一种形式
二、推进“无依附自由”的路径
第二节 第三种自由概念的进步与不足
一、第三种自由概念的进步之处
二、第三种自由概念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第三种自由——无依附还是无支配
一、佩迪特的“无支配自由”理论
二、“无依附”和“无支配”自由的比较
第四章 对斯金纳自由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贡献
一、突破了对自由的传统二元划分
二、推动了共和主义在当代的复兴
第二节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局限
一、斯金纳自由观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
二、未能合理解释法律之于自由的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金纳论自由与法律[J]. 周雪凝.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02)
[2]马基雅维里的两张面孔——兼评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思想史叙事[J]. 张凤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4)
[3]语境分析方法与历史解释[J]. 殷杰,王茜. 晋阳学刊. 2015(02)
[4]公民身份与民主陀螺——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J]. 张昌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5]解读斯金纳对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研究[J]. 王芳. 黑龙江史志. 2011(01)
[6]“两种自由概念”探微[J]. 刘训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7]从“思考消极自由的新方式”到“第三种自由”——佩迪特影响前后斯金纳版本之共和主义的比较与批评[J]. 何涛. 研究生法学. 2008(03)
[8]从“思考消极自由的新方式”到“第三种自由”——佩迪特影响前后斯金纳版本之共和主义的比较与批评[J]. 何涛. 研究生法学. 2008 (03)
[9]施特劳斯、斯金纳与政治哲学史的当代相关性[J]. 刘玮. 学海. 2008(02)
[10]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a”——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J]. 肖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博士论文
[1]论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 王芳.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公民与共和[D]. 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作为无支配的自由[D]. 刘欣.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昆廷·斯金纳历史语境论探析[D]. 王茜.山西大学 2015
[3]佩迪特共和主义自由观探析[D]. 杨潇.黑龙江大学 2015
[4]政治自由语境下的公民美德[D]. 张立豪.南昌大学 2013
[5]昆廷·斯金纳新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 代娜娜.辽宁大学 2011
[6]两种自由概念[D]. 夹尚东.黑龙江大学 2011
[7]免于支配的自由:思考自由的第三种维度[D]. 刘琳.浙江大学 2009
[8]“跨文本、跨语境”—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研究[D]. 迟晓蕾.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9577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产生语境
第一节 社会语境——当代西方民主社会的危机
一、现代性的隐忧
二、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第二节 智识语境——新共和主义的诞生
一、新共和主义的兴起
二、新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新共和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语言语境——自由概念的内涵演变
一、古典共和主义自由概念的兴与衰
二、自由主义自由概念的流行及局限
三、新共和主义自由概念的兴起
第二章 斯金纳思考自由概念的新方式
第一节 斯金纳时代思考自由的传统方式
一、斯金纳时代思考自由的两条传统路径
二、传统思考自由方式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斯金纳对传统自由思考方式的突破
一、斯金纳思考共和主义自由的新方式
二、斯金纳的工具论共和主义主张
三、斯金纳思考自由新方式存在的逻辑缺陷
第三章 斯金纳的“第三种自由”理论
第一节 免于依附——第三种自由概念
一、依附——限制个人自由的另一种形式
二、推进“无依附自由”的路径
第二节 第三种自由概念的进步与不足
一、第三种自由概念的进步之处
二、第三种自由概念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第三种自由——无依附还是无支配
一、佩迪特的“无支配自由”理论
二、“无依附”和“无支配”自由的比较
第四章 对斯金纳自由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贡献
一、突破了对自由的传统二元划分
二、推动了共和主义在当代的复兴
第二节 斯金纳自由理论的局限
一、斯金纳自由观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
二、未能合理解释法律之于自由的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金纳论自由与法律[J]. 周雪凝.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02)
[2]马基雅维里的两张面孔——兼评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思想史叙事[J]. 张凤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4)
[3]语境分析方法与历史解释[J]. 殷杰,王茜. 晋阳学刊. 2015(02)
[4]公民身份与民主陀螺——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J]. 张昌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5]解读斯金纳对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研究[J]. 王芳. 黑龙江史志. 2011(01)
[6]“两种自由概念”探微[J]. 刘训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7]从“思考消极自由的新方式”到“第三种自由”——佩迪特影响前后斯金纳版本之共和主义的比较与批评[J]. 何涛. 研究生法学. 2008(03)
[8]从“思考消极自由的新方式”到“第三种自由”——佩迪特影响前后斯金纳版本之共和主义的比较与批评[J]. 何涛. 研究生法学. 2008 (03)
[9]施特劳斯、斯金纳与政治哲学史的当代相关性[J]. 刘玮. 学海. 2008(02)
[10]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a”——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J]. 肖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博士论文
[1]论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 王芳.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公民与共和[D]. 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作为无支配的自由[D]. 刘欣.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昆廷·斯金纳历史语境论探析[D]. 王茜.山西大学 2015
[3]佩迪特共和主义自由观探析[D]. 杨潇.黑龙江大学 2015
[4]政治自由语境下的公民美德[D]. 张立豪.南昌大学 2013
[5]昆廷·斯金纳新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 代娜娜.辽宁大学 2011
[6]两种自由概念[D]. 夹尚东.黑龙江大学 2011
[7]免于支配的自由:思考自由的第三种维度[D]. 刘琳.浙江大学 2009
[8]“跨文本、跨语境”—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研究[D]. 迟晓蕾.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9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60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