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西方视域下的“群己权界论”——基于对儒家与社群主义的比较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26 18:42
  就群己关系而言,儒家与社群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相互间亦存在某些差别。较之社群主义而言,儒家所说的个体不仅缺少相应的权利主体身份,而且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换是单向度和不可逆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和宗族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别于西方的社群和共同体。此外,社群主义与儒家对"国家—个人"的关系建构及其强弱对比各有其说明和论述。从本质上讲,这些均源于两者对群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独立性的理解和界定有所不同,所以难免会出现细微区别,尤其是儒家倡导的德性会寓于群性之中。当然,儒家思想作为重要的本土资源,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必须以自身完成现代性转化为前提,为此就需要社群主义提供必要的给养和支撑。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无我”到个人的社会性:权利主体的身份缺失及其成因
二、个体、家族与国家:社群主义的儒家模式及其特征
    (一)儒家视域下的个体: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单向转换
    (二)家庭和宗族: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群和共同体及其特殊性
    (三)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基于对儒家与社群主义的比较分析
三、对两组基本性质的区分:个体性与独立性、群性与社会性
四、结语:从“群己之辨”到“群己权界”的现代性转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用”范式下现代权利观念的塑造——基于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的整合[J]. 曹晟旻.  道德与文明. 2020(02)
[2]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J]. 孙向晨.  文史哲. 2017(03)
[3]儒家伦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挑战——评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J]. 李慧子.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5)
[4]儒家思想与人权[J]. 陈祖为,匡钊.  学术月刊. 2013(11)
[5]儒家的角色伦理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J]. 安乐哲,李慧子.  东岳论丛. 2013(11)
[6]个人·社群·自然——为回归古典儒学提供一个说法[J]. 冯达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6)
[7]现代法治文明元叙事中的社群主义修辞学[J]. 程关松.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8]儒家政治哲学的产生与发展[J]. 康宇.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1)
[9]政治话语的变化:从个人权利到公共的善——社群主义述评[J]. 王洪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儒家政治秩序构建的本体论依据[J]. 胡锐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610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610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