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副总统职位的现代转型(1945-1981)

发布时间:2017-05-19 07:15

  本文关键词:美国副总统职位的现代转型(1945-1981),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于1787年制宪会议后期,讨论并创立了副总统这一职位。在漫长的传统时期,副总统因为其弱势的地位,总是成为人们讽刺和嘲笑的对象。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上台,特别是新政的开始,给副总统职位的转型埋下了种子。到1945年4月12日,杜鲁门继任总统职位开始,副总统职位进入现代转型期;在经历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突破和肯尼迪、约翰逊以及尼克松政府时期的进步与徘徊之后;到了福特与卡特政府时期,副总统职位迎来了复苏和飞跃,并且,伴随着这一时期副总统职位制度化的形成,副总统职位也随之完成转型,为以后的副总统职位奠定了一个模型。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重要的法令和修正案的出台,以及重要的模式和惯例的确立,副总统职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和完备的行政机构。从而与传统时期的副总统职位形成了明显的区别,由传统时期的“无足轻重”发展为“必不可少”。副总统职位的转型主要体现在:第一,推选副总统候选人的主导权从政党领袖的手里转移到了总统候选人那里,副总统候选人的挑选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和专业。第二,副总统候选人在总统竞选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副总统候选人本人对于总统候选人在政治经历、外交经验和地域等方面的补充,以及副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开始承担起一系列实质性的竞选任务。第三,副总统职位的职能重心开始从立法部门向行政部门倾斜,并且逐渐成为行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副总统作为参议院议长这一角色的不断弱化,以及在内政和外交事务方面开始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和执行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第四,随着副总统职位制度化的形成,副总统职位发展为一个成熟和完备的行政机构。这主要体现在副总统职位配备了固定的办公地点、财政预算和工作团队,并且还获得了特殊的福利和权力。第五,副总统职位的政治愿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副总统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副总统职位开始成为追逐总统职位的跳板。这主要体现在副总统在任职期间积累起了大量的政治资本和优势,开始谋求总统职位。 副总统职位的现代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对于副总统职位来说,首先,更多的优秀人才开始竞逐副总统职位以及加入到副总统的工作团队中来;其次,副总统职位的制度化,使其能够保持一定的自立性,不会受到白宫其它部门的孤立和排挤,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影响源。对于副总统本人来说,副总统可以在这个职位上获取越来越多的职权,并且还可以以此为踏板对总统职位发起冲击。对于联邦政府来说,副总统职位现代转型的完成,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的继任总统问题,保持政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副总统职位 转型 总统竞选 职能重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14
  • 一、选题缘由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价值11-12
  • 四、相关概念界定12-14
  • 第一章 传统时期:弱势的副总统职位14-21
  • 一、副总统职位的创立14-15
  • 二、副总统职位存在的问题15-18
  • 三、罗斯福政府时期的变化18-21
  • 第二章 转型时期:渐变中的副总统职位21-36
  • 一、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变革21-24
  •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突破24-27
  • 三、肯尼迪、约翰逊以及尼克松政府时期的进步与徘徊27-32
  • 四、福特和卡特政府时期的复苏和飞跃32-36
  • 第三章 副总统职位转型的表现36-59
  • 一、总统竞选中角色的转变:从“无所作为”到“积极参与”36-46
  • 二、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立法部门向行政部门倾斜46-54
  • 三、政治愿景的变化:从“政治坟墓”到“总统跳板”54-59
  •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纪文宇;阴影之下的美国副总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秦德君;副总统的人格光彩[J];决策;2005年07期

3 石朝旭;;浅谈美国副总统[J];世界知识;1981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美国副总统职位的现代转型(1945-1981),,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78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