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政治现代化中的市民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17-06-14 12:10
本文关键词:巴林政治现代化中的市民社会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社会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巴林1971年独立以来经过了几次大的政治改革,政治现代化的形势明显。与此同时,政治现代化中的市民社会问题尤为突出。研究巴林市民社会问题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巴林的政治变革,可以探究清楚巴林的民间力量走向,可以从政治社会的对立面反思政治社会的发展。 从1971年独立开始,巴林效仿西方国家模式,进行了政治立宪改革;2002年,哈马德继续深化现代化改革;及至现在“阿拉伯之春”影响下民众要求的更加开明民主的改革。伴随着政治改革的推进,巴林的市民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巴林的市民社会和巴林的社会阶层关系是相互交集的。巴林的市民社会具有特殊性:其中受制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的影响、宗教派别矛盾影响、工会特色组织、女权特色组织是比较突出的几个特殊性。巴林的市民社会政治参与中的表现和作用是对巴林政治现代化的诠释和升华,通过示威和暴力活动、直接的政治参与、争取外援等手段,来达到政治改革的推动作用、政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提供经验借鉴的作用。 文章在采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叙述和议论的方法,对巴林政治现代化中的市民社会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分析出了巴林市民社会若干影响政治现代化的问题,最后概括了巴林市民社会的主要特点和巴林市民社会在政治现代化中的存在问题。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 市民社会 特殊性 经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5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2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11-12
- 第一章 巴林市民社会的组成12-20
- 一、巴林的第三节个社会阶层12-14
- 二、巴林市民社会与巴林社会阶层的关系14-17
- 1. 相互影响、相互交集14-16
- 2. 巴林社会阶层赋予巴林市民社会以经济内涵16
- 3. 巴林市民社会赋予巴林社会阶层以政治意义16-17
- 三、巴林主要的市民社会组织17-20
- 1. 人权组织18-19
- 2. 慈善组织19-20
- 第二章 巴林市民社会的特殊性20-30
- 第一节 受制于第二节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20-23
- 第二节 宗教派别矛盾影响23-26
- 1. 巴林什叶派市民社会组织24-25
- 2. 巴林逊尼派市民社会组织25-26
- 第三节 工会特色组织26-28
- 第四节 女权特色组织28-30
- 第三章 巴林市民社会在政治参与中的表现30-41
- 第一节 示威和暴力活动30-35
- 1. 总体走向30-32
- 2. 重要事件32-35
- 第二节 政治参与35-37
- 第三节 争取外援37-41
- 1. 伊朗的外援37-38
- 2. 西方国家的外援38-39
- 3. 国外组织的交流互助39-41
- 第四章 巴林市民社会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41-50
- 第一节 政治改革的推动作用41-44
- 1. 促进政府的政治改革41-43
- 2. 促进法律条文的修缮43-44
- 第二节 充当政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44-45
- 第三节 提供经验借鉴的作用45-50
- 1. 市民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区别45-46
- 2. 市民社会组织斗争的问题46-47
- 3. 市民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47-50
- 结语50-51
- 附录51-53
- 主要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民兴;;当代中东产油国的社会变迁[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4期
2 李福泉;;巴林什叶派穆斯林问题简介[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9期
3 韩志斌;李铁;;文明交往与巴林伊斯兰社会变迁[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刘军;;当代海湾国家的外来劳工移民及其影响[J];世界民族;2008年06期
5 姚大学;;论中东市民社会及其特征[J];西亚非洲;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巴林政治现代化中的市民社会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44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