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1:17

  本文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集权制 政治体制


【摘要】:乌兹别克斯坦独立是在世界格局重大转折期实现的,独立初期,国内经济几乎陷入危机,社会意识形态混乱,人们对未来充满迷茫。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在总统卡里莫夫的领导下,开始了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从1991年当选为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至今,卡里莫夫领导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总统集权制。近期的2015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大选刚刚落下帷幕,备受关注。同时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原苏联联盟国家之一,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也是当下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其研究有助于彼此相互了解,加紧合作,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改革以国家政治稳定为核心,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政治经验,结合本国政治发展传统,并依靠国家控制、民主手段以及领袖个人魅力增加政权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在保持国家独立以来的世俗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使国家平稳渡过转型期,社会经济重新步入正轨。在全方位外交的指导方针下,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在大国关系间寻求平衡发展,为国家改革创造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以上成就巩固了乌兹别克斯坦在本地区及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但还要看到,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仍处在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国内存在腐败、宗教极端势力、派系之间的利益之争等问题,不利于现存政治体制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分五部分对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对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对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形成的威权统治传统、现实条件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论述了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架及其特征。第四部分总结了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取得的全面成效。第五部分分析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这些问题事关乌兹别克斯坦全局和未来的政治发展。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集权制 政治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3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8
  • 1.2 研究意义8
  • 1.2.1 理论意义8
  • 1.2.2 现实意义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8-10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1
  • 1.5 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1-13
  • 1.5.1 重点11
  • 1.5.2 难点11-12
  • 1.5.3 创新点12-13
  • 2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形成和演变13-20
  • 2.1 威权主义与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传统13-15
  • 2.1.1 历史上威权主义的政治传统13-14
  • 2.1.2 苏联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14-15
  • 2.2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形成的现实条件15-17
  • 2.2.1 国家独立性倒逼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15-16
  • 2.2.2 国家平稳过渡倒逼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16-17
  • 2.3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演进历程17-20
  • 2.3.1 独立前的政治体制改革17-18
  • 2.3.2 独立初期的政治体制建构18
  • 2.3.3 政治体制渐次步入成熟期18-20
  • 3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及其特征20-26
  • 3.1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20-22
  • 3.1.1 三权分立原则的实现20
  • 3.1.2“强总统、弱议会”的权力构架20-21
  • 3.1.3 不完全多党制的建构21-22
  • 3.2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特征22-26
  • 3.2.1 坚持世俗化政治的发展目标,避免国家伊斯兰化22-23
  • 3.2.2 总统集权制下,型铸对全国的控制体系23-24
  • 3.2.3 加强领袖个人魅力建设,巩固政权稳定24-26
  • 4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取得的全面成效26-33
  • 4.1 政权稳定,民主进程启动26-27
  • 4.2 经济开辟渐进式发展道路,稳中有进27-29
  • 4.3 开展文化一体化建设,国家认同增强29-31
  • 4.4 推进全方位外交,借助外力加快发展31-33
  • 5 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发展的不利因素33-40
  • 5.1 腐败影响政府威望33-34
  • 5.2 伊斯兰极端势力威胁国家世俗政权34-36
  • 5.3 派系斗争影响国家政权稳定36-38
  • 5.4 贫困落后影响政府统治公信力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谔;苏联政治体制的变革回顾[J];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06期

2 吴宏伟;;中亚国家政党体制的形成与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4期

3 徐桂芬;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阿·卡里莫夫[J];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01期

4 施玉宇;稳定中求发展的乌兹别克斯坦[J];国际观察;2000年04期

5 Marguba Siddikova;;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概况[J];成功(教育);2011年24期

6 于洪君;卡里莫夫与乌兹别克斯坦[J];当代世界;1995年11期

7 杨恕;王术森;;亚洲中部经济发展轴:区位优势及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高永久,徐亚清;独立后的中亚五国政治体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赵会荣;;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模式[J];亚非纵横;2008年05期

10 杨恕;蒋海蛟;;伊斯兰复兴和伊斯兰极端主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534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34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