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国改革的是哪个苏联模式——中国、苏东改革研究中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7-16 21:38

  本文关键词:中国改革的是哪个苏联模式——中国、苏东改革研究中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 苏东改革 中国改革


【摘要】: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逐渐出现了一个有别于原斯大林模式的苏联模式。虽然两者尚无根本区别,但它们的差异也是不应忽视的。1956年前后,与苏东等国相同,中国一开始就把斯大林模式确定为改革对象,但不久便因失误走上了维护这种模式的道路,与苏联东欧等国拉开了距离。1978年后,当中国再次开始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后,很快就走到了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苏东等国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在取得一定进展后陷入停滞,直至引发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艰难揭示了斯大林模式的一些深层次特征,以及落后国家以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一些规律。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 苏东改革 中国改革
【分类号】:D61;D751.2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苏联模式是1956年后中国改革的对象,但这种说法还欠准确。广义的苏联模式包括了俄国十月革命至1991年苏联解体74年发展道路的框架与特征,如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从斯大林模式再到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的苏联模式,等等。而狭义上的苏联模式则是在这一整体过程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凡;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1期

2 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11期

3 王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J];探索与争鸣;2007年12期

4 黄志雄;;在与苏联模式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谢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08期

6 孙忠良;;危机背景下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的比较[J];理论观察;2009年06期

7 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8 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9 韦博;;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0年11期

10 程永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辨析[J];学理论;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龙闪;;俄罗斯如何克服苏联模式失败的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金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谢海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模式”:两种话语解读之差异[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长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郭欣根;;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义,内涵和内容[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6 朱可辛;;发展中的“中国模式”[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杰;;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中元;丁润萍;;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王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视阈[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潍坊市委党校 张兰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N];潍坊日报;2011年

2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N];学习时报;2008年

3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N];学习时报;2007年

4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杨旭;从比较视角透视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中国模式是一个混合模式[N];南方周末;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年

7 赵凌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N];学习时报;2007年

8 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副教授 卢肖文;“中国模式”在探索与创新中发展[N];文汇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史哲;15年:一个结论两种选择[N];南方周末;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著清;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封建主义残余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宏;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王先伟;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之比较分析[D];集美大学;2013年

3 王亚军;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4 张冰芹;建国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秀娟;论苏联模式对中苏分裂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柳民哲;苏联模式与沙俄帝国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席卫南;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评价[D];河南大学;2012年

8 张洋;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江;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刘伟民;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0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50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