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索沃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7-07-25 21:31
本文关键词:论科索沃身份认同
【摘要】: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在20世纪得到广泛推动,直至今日已经成为社会学十分关注的问题。身份认同概念指个人对其所处的某一个群体的认同感,作者运用了文献调查法讨论了科索沃的身份认同问题,该身份认同感具有明显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论文旨在研究科索沃地区作为独立的国家,是否已经建立起科索沃身份认同。 论文首先梳理了科索沃的历史、宣布独立后科索沃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理论。根据历史记载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于公元前4、5世纪就在科索沃地区居住并建立了达尔达尼王国。公元六、七世纪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半岛,十四世纪塞尔维亚杜尚王朝统治了中西巴尔干,包括科索沃地区。从十五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其在巴尔干半岛长达五百年的统治。随着19世纪末欧洲民族意识的苏醒,各巴尔干国家纷纷独立,大国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把科索沃地区划给了之当时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由于该地区居民多数为阿族人,他们认为身为自治省的科索沃应该拥有像其他联邦内的共和国一样的政治地位,不断进行游行抗议,为了争取科索沃地区的共和国地位。南联邦和后继的南联盟政府对科索沃的不平等对待以及镇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北约以支持阿族人自决权利而对南联盟进行了空炸,最终促成科索沃地区于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之后科索沃地区作为独立国家开启新的政治篇章。 本文探讨科索沃的身份认同问题最初始于民族身份认同。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团结,科索沃需要有一个能够团结国家人民的身份认同。作者研究了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的理论,通过研读众多学者关于身份认同方面的文献,讨论了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定义和特点。 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众多学者对于科索沃身份认同的观点,科索沃身份认同对于阿尔巴尼亚族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地区概念,是阿尔巴尼亚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大多数阿族学者对此问题所持立场基本一致。同时许多非阿族学者看待科索沃身份认同问题时,更多的从国家身份认同的理论切入,从某种程度上忽略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科索沃身份认同是多元化的、正在形的并面向未来的理论被认为是更合理的。由于科索沃地区居住着阿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科索沃身份认同应该被视为政治的公民认同而不是单方面的民族认同。 论文第三部分探讨了科索沃身的前景,通过分析科索沃身份认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基础,发现科索沃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不仅受到阿尔巴尼亚历史文化的影响,许多非阿族的影响也体现在科索沃身份认同中,科索沃的身份认同不仅是阿尔巴尼亚身份认同而是需要提升其高度,形成一个超越民族文化局限的集体认同。欧盟作为联合国之后监管科索沃的组织支持科索沃建立一个拥有欧洲价值观和标准的超民族的身份认同即一个欧洲身份认同,欧盟的东扩计划里包含了科索沃,像其他争取入盟的巴尔干国家一样,科索沃通过欧盟的援助也在完善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寻求科索沃的欧洲身份认同。第三部分的最后一个章节作者用于分析了科索沃身份认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作者通过分析权威数据,发现科索沃的政治环境不够稳定,其塞尔维亚族公民并不接受新政府的政策,同时科索沃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科索沃的国家稳定,使科索沃公民还无法对科索沃产生忠诚的国家认同感,这阻碍了科索沃身份认同的形成。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即科索沃特别的历史和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科索沃的国家现状使科索沃的身份认同仍然停留在民族认同的层面,即使科索沃在宣布独立后确定了国旗、国歌以及一些国家象征符号,但是这些不足以使科索沃境内的所有公民信服。科索沃身份认同的建立没有十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现今说科索沃身份认同已经建立为时过早。
【关键词】:科索沃身份认同 民族身份认同 国家身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54.3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6
- Abstrakt6-8
- 目录8-9
- 正文9-39
- 参考文献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让;科索沃之行[J];w芸,
本文编号:573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7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