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二十世纪美国反恐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0:02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美国反恐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十世纪 美国 反恐政策


【摘要】: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古老的政治现象早已有之。但是现代意义上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爆发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自此以后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层出不穷,持续不断,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当前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社会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来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在恐怖主义狂潮日益泛滥的过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恐怖袭击,其中美国一直是恐怖活动袭击的首要目标。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每年发生的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中,平均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针对美国的,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美国反恐政策的缘起。主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反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的现象出发,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为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阐述,内容主要涉及到反恐战略的确立、反恐机构和武装力量的设立、反恐法律文件的修订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美国反恐政策面临的困境进行的反思。
【关键词】:二十世纪 美国 反恐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771.2
【目录】:
  • 引言5-6
  • 一、 美国反恐政策的缘起6-23
  •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反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泛滥6-9
  • (二) 美国成为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主要目标的原因分析9-23
  • 二、 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23-39
  • (一) 美国早期的反恐政策(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24-28
  • (二) 八十年代美国的反恐政策(1980-1989年)28-32
  • (三)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反恐政策(1990-1999年)32-39
  • 三、 美国反恐政策面临的困境39-46
  • (一) 当前美国的反恐政策存在诸多问题39-43
  • (二) 国际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来共同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43-46
  • 结论46-47
  • 注释47-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烛;;圣坛上的鲁迅[J];杭州(周刊);2011年05期

2 张家栋;;国际反恐进入2.0时代[J];社会观察;2011年09期

3 次多;;日光城里的回族人[J];回族文学;2011年04期

4 向小元;;傣剧艺术创新与欣赏[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5 ;走出“9·11”[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4期

6 刘则永;;东瀛涌动革命潮[J];团结;2011年03期

7 石红帅;;真刀真枪100战 一个边防老兵的火线青春[J];中国边防警察;2011年07期

8 杜立强;;褚墨藏珍 传承文明——记满族收藏家李巨炎[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9 杜红娟;;西柏坡 红色小镇展新颜[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3期

10 马芳;;践行环保,志愿者在行动[J];党的建设;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清;张绍铃;;梨品种奥嗄二十世纪S_4~(SM)-RNase基因的分子及遗传特性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彦云;伍业锋;;GDP: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3 吴根友;;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换——对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之反思[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顾国达;;二十世纪后期世界蚕丝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A];中国蚕学会面向21世纪蚕业振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许庆如;;二十世纪以来清代义学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爱卿;;二十世纪动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武克全;;在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8 张利民;;试说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成就的宏观估价[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文芳;吴良宝;;二十世纪先秦货币研究述评[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10 王晓英;;二十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俊扬;美反恐政策首次大调整[N];中国国防报;2005年

2 彭念;美国反恐,亚洲巨变[N];国防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安峥;美十年反恐未能治本[N];解放日报;2011年

4 驻联合国记者 唐宇华;“9·11”十年:“美式反恐”越反越恐?[N];文汇报;2011年

5 王兰葆;影响二十世纪的二十位科技巨人[N];安徽经济报;2000年

6 刘写意;日本和美国签订协议相互简化通关手续[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杨晴川;“9·11”前夕,美反恐政策到底什么样[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本报实习生 马元珍;记录回味二十世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佳木;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N];中国建材报;2001年

10 据《百大医学发现》杜阳整理;二十世纪重大医学发现[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姿;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汝庆;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包平;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刘洪涛;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民粹主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晓立;二十世纪美国反恐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檀芳;美国反恐政策的文化动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萌;论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油画家及创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瑛;“妙悟”说的二十世纪研究综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传承[D];西北大学;2002年

5 毕琼;9·11后美国反恐政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栋;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彦彬;二十世纪唐传奇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煜;移民作家笔下的二十世纪“上海书写”[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蒋建华;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的悲剧意识[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3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73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