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德国标准化与德国崛起

发布时间:2017-07-30 04:07

  本文关键词:德国标准化与德国崛起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标准化 德国崛起 全球化 共同政策


【摘要】:德国仅用了半个世纪就从一个被分区占领、丧失主权的国家转变成现在在欧洲首屈一指、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大量关注研究。德国的崛起有多方面的的原因,学者们也已经做了各方面的探讨。本文提出,标准化也是德国崛起的原因之一,且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在全球化的时代,标准化问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德国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解释德国崛起的原因。 首先,从概念上讲,对标准及标准化的理解应分为两部分。一是狭义的标准化。它主要指通过规范、条例、原则等确定下来的,可度量的、能对实际操作进行具体主导的标准。二是广义的标准化。它包括部分强制力较大的共同政策、跨国合作与超国家机构,能促进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塑造其特点和方向的动力。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标准化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得到扩大。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三个层次的理解。第一是“国家社会化”。在单位层面上,国家可能通过学习一个角色而做出认同这个角色的行为,并意味着国家能从结果性逻辑转向适应性逻辑。当标准在法律意义上被撤销后,依然能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于生产之间。第二是“外溢”。在部门层面上,一个部门的标准化从两个方面可以引起外溢。一是从横向角度,某一部门优秀的标准化成果会引起其他部门的效仿。二是纵向的外溢。一个部门的标准化往往带来该部门纵向联系部门的标准化。第三是“超级权力”。在全球层面上,通过操纵“超级权力”,非传统权力行为行能达到与强国匹敌的程度。它改变传统的国际格局,从而使全球真正进入平等的多元世界体系。 以德国为例,它有三个方面要求进行标准化。第一是政治上追求统一。德国统一需要善意的周边环境。欧洲一体化能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从共同市场开始,而后贸易技术壁垒成为阻碍共同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要解决技术壁垒需要在共同市场内部进行标准化。因而德国统一需要积极参与标准化。第二,从经济类型上讲,德国是外向型国家,需要为其产品寻找出口市场,需要在市场一系列制度中赢得权力分配优势。在共同市场中权力博弈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的制定上。第三是产业结构决定的。德国的产业结构以机械制造业为主,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便己形成,符合德国地缘特点,难以改变。然而出口产品受各国进出口标准影响较大。推广德国标准能够减少贸易壁垒,提高出口额。 德国成功利用标准化为自己开拓了市场,团结了欧洲,并从战败国崛起成为地区大国。首先,德国很早开始注重国内标准的推广,有着时间早、推广快、内容多、影响深刻、效果显著等特点。其次,德国标准化在狭义标准化领域的各个层面都有优势。国内层面而言,德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业,国内标准保障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出口产品。从几个国内经济的贡献要素看,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资本要素,位居第二国际层面而言,德国在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在秘书处还是工作组都有数量上的优势。地区层面而言,欧洲标准建立较晚,情况相对复杂。德国在两大欧洲标准化组织中尽管没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仍有很大影响力。再次,德国在广义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欧洲标准化组织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变相拥有更大权力。欧洲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的加深,脆弱性与敏感性发生转变——各国变得更离不开德国。尽管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反应了各国限制德国的愿望,但它也成为德国推行本国货币管理标准的舞台。 通过实行标准化战略,德国机械制造业长盛不衰甚至逆流而上。德国追求将自己的标准融入到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将自己的影响渗透到欧洲,使欧洲带上德国的色彩。随着德国标准不断传播,德国对周边国家的敏感度与脆弱度的转变,德国标准已在规范其他国家。从这个方面来讲,欧洲正向“德国的欧洲”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短期内,掌握标准化的先机有利于国家在市场的胜利;长远看,有利于在区域、在全球范围、在全球化的时代取得优势地位。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时代现象。标准化因为全球化才表现出重要性。它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规律。国际标准不仅覆盖了全球范围中其存在的领域,更将覆盖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所能放射到的冲突范围。 这启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标准化的作用。根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认清所处的位置,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战略。在未来制度方面的博弈中,打赢每场小战争,为我国长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德国标准化 德国崛起 全球化 共同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751.6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3
  • 导论13-20
  • 第1章 标准化的意义20-31
  • 第一节 标准化定义、概况及扩展20-25
  • 1.1.1 传统标准化概念及内容20-22
  • 1.1.2 广义标准化与共同政策22-25
  • 第二节 国际政治理论理解标准化25-31
  • 1.2.1 标准化与国家社会化25-26
  • 1.2.2 外溢理论——从一个部门到多个部门26-28
  • 1.2.3 世界主义与德国崛起的可能28-31
  • 第2章 德国崛起的总体研究31-37
  • 第一节 政治方面31-32
  • 2.1.1 德国外交31
  • 2.1.2 德国军事31-32
  • 2.1.3 两德统一32
  • 第二节 社会文化32-34
  • 2.2.1 国民性32-33
  • 2.2.2 社会保障33
  • 2.2.3 历史性33-34
  • 第三节 经济层面34-37
  • 2.3.1 工业立国34
  • 2.3.2 经济政策34-35
  • 2.3.3 外向型国家35-37
  • 第3章 德国实现行标准化的原因37-44
  • 第一节 德国的统一要求标准化37-39
  • 第二节 德国的经济类型要求标准化39-41
  • 第三节 德国的产业结构要求标准化41-44
  • 第4章 德国在标准化中的优势44-61
  • 第一节 德国国内标准化水平44-46
  • 第二节 德国在标准化横向层面的优势46-53
  • 4.2.1 德国国家标准化实践47-49
  • 4.2.2 德国与国际标准化实践49-51
  • 4.2.3 德国与欧洲标准化实践51-53
  • 第三节 德国在标准化纵向层面的优势53-61
  • 4.3.1 德国在标准化中有优势54-55
  • 4.3.2 德国在欧洲共同市场层面有优势55-58
  • 4.3.3 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中有优势:以欧央行为例58-61
  • 结论61-65
  • 第一节 标准化带来德国的复兴61-62
  • 第二节 全球化中标准化的重要意义62-65
  • 参考文献65-70
  • 致谢70-7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成;常婧;;德国统一后的对欧政策评析[J];德国研究;2008年03期

2 刘兴华;;从德国赤字超标看欧盟财政约束规则面临的挑战[J];德国研究;2010年04期

3 臧术美;;欧盟地区政策的经济、社会与地域效应研究[J];德国研究;2011年03期

4 张榕;张枫;;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新功能主义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险得;;东盟一体化过程中的“外溢”效应[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6 张彬;;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7 梅兆荣;;欧债危机的复杂性与欧盟前景[J];德国研究;2012年01期

8 赵柯;;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J];欧洲研究;2011年04期

9 张昕宇;;“碳关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析——碳政治理念下的国家利益博弈[J];前沿;2010年16期

10 赵宗博;;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与本质[J];求实;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592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92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