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西方官僚制的宪政诠释

发布时间:2017-08-03 15:02

  本文关键词:西方官僚制的宪政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宪政 官僚制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摘要】: 官僚制在宪政的视野中是很凝重的一笔,在其要实现的目标中,它作为重要的政治砝码,在实践中不断地移动着它的刻度。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他们会发现遵循人民本位,是维持这架天平平衡的根本。作为任何一种现代国家权力,应始终服从宪政目标,官僚制在政体价值观上亦是如此。但在西方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官僚制,曾在前期的专制背景下出现了宪政的缺位,价值的迷茫。雅典宪政试验的启迪,使资产阶级革命者取得了宪政革命的胜利,从此,官僚制成为世界的命运。在这个庞大的政治体制笼罩下,西方国家由工业社会走入了信息时代。在近半世纪的行政实践中,这一体制的工具理性超越了价值理性,使其偏离了宪政并陷入到不可自拔的困境;八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给困境中的官僚制,打了一剂强心针,但使其走向生机的是充满宪政理念的新公共服务运动,它秉承传统的宪政理念,并对其有了新的诠释。 本文对这一思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宪政与官僚制的历史沿革。论述了宪政历史的演进与官僚制的兴起,并对官僚制进行了传统定位。指出尊重人民主权是官僚制行政的合法来源,官僚制权力应当受到制约。 第二部分:实践中官僚制的宪政困惑及原因的分析。首先,论述官僚制在实践中困惑的不同表现:早期官僚制的宪政缺位,现代官僚制的宪政偏离及新公共管理的宪政不足。其次,针对官僚制出现的困惑,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原因的遗留;多元社会链条的中断;行政改革实践的误区;公民与政府沟通的缺失。 第三部分:新公共服务对宪政的新解。文中指出由丹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为官僚制行政带来了宪政生机。首先,论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其次,新公共服务以新的视角对宪政进行解释,指出政府扮演“服务而非掌舵”的角色;政府与公民之间应是新型的互动关系;公民融入政府管理,并进行全方位参与。
【关键词】:宪政 官僚制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11;D5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9
  • 一、宪政与西方官僚制的历史沿革9-21
  • (一) 宪政的历史演进9-15
  • 1. 分权与制衡的古典宪政9-11
  • 2. 多元立宪的现代宪政11-13
  • 3. 宪政演进中的官僚制13-15
  • (二) 西方官僚制及其兴起15-18
  • 1. 官僚制的源起15-16
  • 2. 韦伯的现代理性官僚制16-17
  • 3. 公共服务的后官僚制17-18
  • (三) 官僚制的传统宪政定位18-21
  • 1. 官僚制的合法来源19-20
  • 2. 官僚制权力的制约20-21
  • 二、实践中的官僚制的宪政困惑及原因分析21-40
  • (一) 官僚制的宪政困惑21-33
  • 1. 早期官僚制的宪政缺位与探索21-24
  • 2. 现代官僚制的宪政偏离24-30
  • 3. 新公共管理的宪政不足30-33
  • (二) 宪政困惑的原因分析33-40
  • 1. 历史原因的遗留33-35
  • 2. 行政改革实践的误区35-36
  • 3. 多元社会链条的中断36-38
  • 4. 政府与公民的沟通的缺失38-40
  • 三、新公共服务的宪政新解40-46
  • (一) 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40-43
  • (二) 新公共服务的宪政新解43-46
  • 1. 全方位的公民参与43-45
  • 2. 公民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45-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后记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春燕;;对官僚制的理性审视和反思[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郭宁;;从韦伯的官僚制看中国的行政组织体制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3 张国玉;;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评尼斯坎南官僚制理论[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4 胡婧媛;;论西方行政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周艳玲;;电子政务对官僚制治理模式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6 吴松江;胡扬名;;论影响政府权力运行效率的四种内在冲突[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白龙;周林刚;;立法官僚的兴起与封闭——以1979年~2010年全国人大立法为中心的考察[J];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8 徐s,

本文编号:614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14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