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4 16:33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加坡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加坡经济上的腾飞和整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成功的公民教育,本文分析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特色,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其中的有益因素,探讨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新加坡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D733.9;D64
【正文快照】: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人口少的国家,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奇迹。成功的公民教育是新加坡能够迅速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如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因此,我们国家能否平稳健康的成长。很大程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建营;姜越;;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传承;2010年12期

2 权麟春;;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分析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卿;黄选明;;新加坡英语儿童文学(1978~2012年)发展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4年02期

2 杨绪强;;论政党与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林玲;白苏娣;彭宗祥;;新加坡高校德育课程设置评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7期

4 周进;;新加坡道德治理概述[J];道德与文明;2014年04期

5 于文轩;吴进进;;反腐败政策的奇迹:新加坡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5期

6 安瑞;;试论新加坡的立法与国家治理模式[J];法制博览;2015年06期

7 陈苗苗;;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8 孙丽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价值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7期

9 黄雪莲;李莉;;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学理论;2013年19期

10 刘俊利;;中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探微[J];学理论;2013年3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向春;群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与当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梅少粉;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3 李晗龙;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佳;新加坡与瑞士国际竞争力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2 池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超逸;系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协同模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尘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新加坡廉政体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5 王利雪;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推行的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卢浩敏;县域纪检监督防治腐败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陈青宇;新加坡族群问题治理及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梅;中新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高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民责任意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席文;系统工程视域下的公民教育元模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啸;;公民教育:时代与主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3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4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丛一;;公民教育,我们的课从哪里补起[J];中国质量;2006年03期

6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7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8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9 完颜华;;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与前瞻——“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10 周秀红;;中外公民教育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0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20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