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
发布时间:2017-08-10 08:18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
【摘要】: 亚洲“四小龙”作为现代化过程中绽放的一朵奇葩,引来世界各国学者、政要的纷纷瞩目,被称为“东亚奇迹”。有学者认为,“东亚奇迹”的核心是东亚持续了35年之久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不无道理。但学界对“东亚奇迹”原因的探讨非止于此,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政府修正学派、“亲市场”派、文化学派等多种研究途径。本文选择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其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现实价值导向;以其颇受争议的软权威主义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过是非作为理论探讨志趣;以其政府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焦点,剖析新加坡政府在主导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层次展现了新加坡政府组织、政策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发展的内涵,并结合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主流范式——“治理”理论考量了新加坡政府管理的发展趋势。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范围之内,其国内近70%的人口是华人,他们大都是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移民的后裔。这些情况表明新加坡和中国具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当代,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领导之下的新加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一党长期执政,这又是二者相似的一面。无庸讳言,这些都可以成为双方互相借鉴和交往的基础。本文结合当代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历史发展与逻辑演绎、事实分析和经验判断相结合作为分析方法,对新加坡政治体制、政府体制、管理方式、管理哲学进行了探析和阐释,以期能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判断,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时曾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的很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之下的政府已经开始了向新加坡学习。在全球性的“政府再造”、“公共行政改革”的大环境下,积极探索新加坡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无疑会为这些学习和实践提供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论指导,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构建。本部分首先从行政生态角度分析了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成因,进而探讨了这种软权威主义体制创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制度安排,最后分析了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之下的政府体制的意义与弊端。第二部分主要展现了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模式。本部分首先剖析了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政府人格和管理哲学,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软权威主义政府的管理模式,分析了其维持政府合法性的运作机制。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管理的变革。本部分在分析全球化、全球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对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形成新的挑战及总结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历次公共行政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治理”理论考量了新加坡政府管理由“善政”走向“治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新加坡 软权威主义 政府 善政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733.9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14-28
- 1.1 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行政生态和原因14-19
- 1.1.1 新加坡独立后的行政生态15-17
- 1.1.2 新加坡政治体制的成因分析17-19
- 1.2 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创设理论及制度安排19-25
- 1.2.1 软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创设理论19-22
- 1.2.2 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制度安排22-25
- 1.3 软权威主义政府体制的多维分析25-28
- 1.3.1 软权威主义政府体制的意义25-26
- 1.3.2 软权威主义政府体制的弊端26-28
- 第二章 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28-44
- 2.1 政府管理的自身价值定位28-32
- 2.1.1 “强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实践28-30
- 2.1.2 “好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实践30-32
- 2.2 政府管理的基本理念32-36
- 2.2.1 经济理性人的假设32-33
- 2.2.2 “仁政”的治世理念33-34
- 2.2.3 法治的治世理念34-36
- 2.2.4 廉洁高效的行政观36
- 2.3 政府管理模式及其公共政策36-42
- 2.3.1 政府—市场管理模式36-39
- 2.3.2 政府—公民社会管理模式39-41
- 2.3.3 政府的主要公共政策41-42
- 2.4 政府维持合法性机制的分析42-44
- 第三章 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管理的变革44-52
- 3.1 政府在全球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及公共行政改革44-49
- 3.1.1 政府在全球化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44-47
- 3.1.2 政府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公共行政改革47-49
- 3.2 政府由“善政”走向“治理”的考量49-52
- 3.2.1 关于“善政”与“治理”理论的比较49-50
- 3.2.2 政府由“善政”走向“治理”的可行性50-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附录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世军 ,于吉军;新加坡的社区组织与社区管理[J];社区;2002年07期
2 韦红;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5期
3 王振亚,冉亚铃;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的制度特征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王子昌;新加坡好政府实践的社会学解读[J];思想战线;2004年01期
5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大生;试析新加坡的公共行政改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649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4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