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亚国家社会政治转型:特征、风险与前景

发布时间:2017-08-10 20:04

  本文关键词:中亚国家社会政治转型:特征、风险与前景


  更多相关文章: 中亚国家 社会政治转型 特征 风险


【摘要】:中亚五国在建设新的国家体制和引进市场机制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对巩固国家主权起到了重要作用。转型阶段的基本特征为:一是政权结构趋于稳定,党派争斗、民族冲突和极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二是民族主义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西方的民主化和伊斯兰的政治化都没有形成气候;三是议会体制、政党体制得到执政当局的"规范",确立了强有力的总统制政体。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始终伴随着一些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挑战,经常受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干扰,如不同政治力量的明争暗斗、极端主义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升级、来自大国的影响和压力等。未来一个时期中亚五国有可能保持基本稳定的政治局面,但也面临新的政治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中亚国家 社会政治转型 特征 风险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亚五国政治与社会稳定的总体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15AZD029)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736
【正文快照】: 重社会与族际关系的和谐,采取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避免了发生大规模动荡的危险,但也经受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一、中亚五国社会政治转型的基本特征中亚各国在建设新的国家体制和引进市场机制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对巩固国家主权起到了重要作用。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关福;独立后的中亚国家形势及其问题和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1年01期

2 赵常庆;中亚国家关系现状探析[J];国际观察;2002年04期

3 邓浩;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回眸与前瞻[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3期

4 朱陆民;;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新疆社科论坛;2013年02期

5 喻茗;;东欧中亚国家同西方关系的新动向[J];国际展望;1992年13期

6 刘小军;;中亚国家发展与土、伊关系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J];国际展望;1992年11期

7 刘小军;中亚国家发展与土伊关系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J];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02期

8 李正乐;认识东欧中亚国家社会性质的几个方法问题[J];今日东欧中亚;1996年03期

9 郭思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的两重性[J];和平与发展;1999年03期

10 陆南泉;蒋菁;;当今研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作葵;哈总统主张分阶段建立中亚国家联盟[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志新;伊朗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N];人民日报;2010年

3 杨成;中亚维稳须抛弃“大博弈”老调[N];文汇报;2012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赵常庆;加强人文交流 构建和谐中亚[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欧盟新中亚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中亚地区复合权力架构正在形成[N];文汇报;2012年

7 陈俊锋;中亚国家走多元务实外交之路[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陈慧稚;俄美加速竞争中亚地区[N];文汇报;2012年

9 王怀成;欧盟加强与中亚能源合作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仲春;进一步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璐;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中亚因素[D];外交学院;2016年

2 刘治海;俄罗斯的中亚外交:政策、实践与挑战[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维维;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探析[D];新疆大学;2016年

4 杨倩;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蔡力敏;论文化因素对中亚国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Shabikov Eldiiar;冷战后土耳其对中亚国家的外交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7 阿密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8 马翠翠;欧盟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9 赵垒;冷战后的中亚局势及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2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52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