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社会救助的最新改革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韩国社会救助的最新改革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救助制度 生活成本 专项救助 叠加效应 目标群体 相对贫困 救助政策 受助者 绝对贫困 救助管理
【摘要】:正韩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主体是国民基础生活保障。该制度在选择目标群体时有两条标准,即是否有家庭支持以及收入是否低于最低生活成本,其基础生活保障待遇包含基本生计、住房、医疗、教育、妇产、丧葬与自救给付等7项。随着这项1999年建立的制度的实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一方面造成"叠加效应",即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的受助家庭获得多项救助给付,进而产生福利依赖、不愿退出基础生活保障;
【关键词】: 社会救助制度;生活成本;专项救助;叠加效应;目标群体;相对贫困;救助政策;受助者;绝对贫困;救助管理;
【分类号】:D731.26
【正文快照】: 韩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主体是国民基础生活保障。该制度在选择目标群体时有两条标准,即是否有家庭支持以及收入是否低于最低生活成本,其基础生活保障待遇包含基本生计、住房、医疗、教育、妇产、丧葬与自救给付等7项。随着这项1999年建立的制度的实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一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义;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三大问题[J];中国民政;2004年04期
2 谢永行;试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3 童玲;边光晓;陈若林;;建立军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想[J];军事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4 孙达文;英、美、韩、德四国的社会救助制度[J];价格与市场;2005年06期
5 赵航;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及发展浅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2期
6 于秀丽,姚建平;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J];长江论坛;2005年05期
7 程珊珊;;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J];广东科技;2005年12期
8 丁祥艳;杨乃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优化初探[J];桂海论丛;2006年03期
9 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年01期
10 焦西俊;;试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勇;陈康海;;建立健全我省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思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吕明晓;;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十大发展方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芙蕾雅;;我国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与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维克;;关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几点思考——以青岛市为例[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高中华;;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考察[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宋婉琴;;关于宝鸡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思考[A];慈善事业与社会进步——宝鸡市“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飞 丘勋锐;任启兴:建立“门类齐全”的社会救助制度[N];人民公安报;2010年
2 黄宁莺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N];福建日报;2011年
3 郑功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让社会救助制度稳步走向成熟、定型[N];中国社会报;2014年
4 贵州省民政厅;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机制[N];中国社会报;2014年
5 杨宝山;社会救助制度的合理定位[N];中国社会报;2003年
6 高冬梅 刘乃山;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中国贸易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付国栋;江西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N];华夏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陈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N];经济日报;2010年
9 太原科技大学思政部 刘荣臻;现代性追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社会救助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12年
10 ;社会救助监督将建立长效机制[N];中国改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苏荣;战后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敏;完善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积极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海山;中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统筹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岩;完善政府责任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中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义玉;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敏;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6 宋晓艳;社会救助制度的法理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阎昱蓉;论甘肃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8 郭虹豆;我国与东南亚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李长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党叶;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文化影响及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2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4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