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权威主义视角下新加坡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权威主义视角下新加坡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摘要】:新加坡作为新权威主义的代表,成功实现了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新加坡从政党、政府和政治文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党选举制度构成了对执政党权力的制约竞争模式,反腐制衡机制形成了对政府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安排,基于儒教价值观基础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对公共权力的道义制约。新加坡对公共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设计及其政治实践,为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权力监督制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加坡 新权威主义 公共权力 监督制约
【分类号】:D733.9;D523.4
【正文快照】: 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厉措施,严惩腐败,整顿官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一批严重违法违纪、受贿贪污、腐败堕落的领导干部受到严惩,显示出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增强了信心,看到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路曲;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研究;1991年03期
2 黄云静;新加坡的集选区制度[J];东南亚研究;1998年03期
3 陈思佳;吕元礼;;从明显主导到隐性引导——浅析新加坡政府对总统选举的影响方式[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4期
4 韦红;谢伟民;;新加坡集选区制度初探[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5 黄卫平;陈家喜;陈文;;从新加坡大选看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J];领导科学;2011年22期
6 孙景峰;端木凡昌;;新加坡选举文化优化探析——以2011年国会大选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磊;于春江;;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朱士群;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彭宇;;行政绩效管理的实用主义倾向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宣扬;李乐;;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9 关海宽;闫丽娟;;农村教育对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地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0 韩丹;;从经济角度审读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敏;;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2 梁三利;;论法院的组织属性[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张勤;;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亟待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6 姚尚建;;社会暴力下的整体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前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王积武;王玉;;试论地方政府现阶段改革的立足点[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6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郭靖嘉;基于节约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成本控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洪镰德;评析新加坡多元族群的和睦相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2 李晶;许开轶;;比较政治学的一种分析范式:东亚威权政治转型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3 颜清湟;吴凤斌;;新加坡、马来亚华人社会的阶级构成和社会地位变动(上)[J];南洋资料译丛;1987年03期
4 黄卫平;陈家喜;陈文;;从新加坡大选看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J];领导科学;2011年22期
5 薄智跃;;新加坡大选与政治文化变迁[J];南风窗;2011年12期
6 李文;;新加坡大选:威权模式变脸[J];人民论坛;2011年16期
7 李晨阳;;新加坡政治的分水岭——近观新加坡大选[J];世界知识;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文;转型国家仍需权威主义政治[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孝勇;;权威主义政体:概念、特征和类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邱芝;;权威主义及其转型的理论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昌晶华;试析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根源及其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1年01期
5 尹益洙;韩国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回顾与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王东明;从东亚权威主义政权到邓小平的中央权威论[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李英男;俄罗斯权威主义的复兴[J];俄罗斯研究;2001年01期
8 刘莹;俄罗斯新权威主义历史探因[J];俄罗斯研究;2002年04期
9 邱芝;试析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的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夏振坤,唐龙;论权威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锡镇;;第三世界国家需要何种制度:民主、威权还是威权式民主?泰国个案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林聪;当代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金珍;论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回归的根源与影响[D];山东大学;2005年
2 孟赵;中亚总统制度:权威主义视角下的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3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杜旭;论无产阶级领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刘莉莉;权威主义政治与韩国经济现代化[D];山西大学;2008年
6 刘波;公民人格的生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5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7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