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韩国民主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4:41

  本文关键词:韩国民主转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国 民主 威权主义 民主转型


【摘要】: 民主转型,是指以民主制度为目标的政治变迁过程。二战后,韩国在政治体制的选择上几乎全面倒向西方,参照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建立起本国的政治体制,然而当时的韩国缺乏民主制度运行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很多前提条件。战后韩国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实现了民主转型,基本建立起了民主政治的框架,走向了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这其中既有东亚国家实现民主转型的共性,如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转变,进而促进政治转型,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政治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又有韩国独特的特点,如市民社会的成长,反对派力量强大,政府与反对派之间进行妥协所带来的民主政治转型等等。作为一个东亚国家,传统的东亚政治文化对韩国的民主转型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即使是在今天,韩国政治依然无法摆脱威权主义的影响。但是作为世界民主化潮流中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主转型范例,分析韩国民主转型的特点与问题,显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除前言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民主转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民主的概念、民主转型的概念,以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民主转型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式,详细的论述了现代化理论模式、市民社会理论模式、战略选择理论模式以及亨廷顿的民主化理论模式,由此构成研究韩国民主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详细的阐述了韩国民主转型的过程,主要包括了韩国民主转型的政治环境,主要从历史、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了政治环境之后,阐述了韩国威权主义统治的建立,分析韩国威权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第一的战略、高效的官僚组织体制与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结构的持续分化。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精英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体制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巩固措施,如清算威权主义、改革军队和推行地方自治。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韩国民主转型的启示,在总结韩国民主转型过程的基础上,提炼出韩国民主转型的特点,并分析了韩国民主转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宪政体制比较年轻,缺乏稳固;政党政治不够成熟;财团政治依然存在,政治腐败难以根除;地域主义盛行等,总结出韩国民主转型最大的借鉴就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市民社会的成长,这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 民主 威权主义 民主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31.2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7
  • 第一章 指导研究韩国民主转型的理论与模式17-27
  • 第一节 民主与民主转型17-19
  • 第二节 民主转型的理论模式19-27
  • 第二章 韩国民主转型的过程27-50
  • 第一节 韩国的政治环境27-36
  • 第二节 威权主义在韩国的建立及其特点36-42
  • 第三节 威权主义的终结以及民主体制的建立42-50
  • 第三章 韩国民主转型的启示50-62
  • 第一节 韩国民主转型的特点50-54
  • 第二节 韩国民主转型存在的问题54-60
  • 第三节 韩国民主转型的借鉴60-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历6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铁志;论战后东亚国家政治发展模式及其政治转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李正馥;韩国政治的发展方向[J];当代韩国;2001年01期

3 金仁永;韩国政治改革,市民运动的局限与课题——从批判的观点出发[J];当代韩国;2005年01期

4 尹保云;;韩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J];当代韩国;2006年04期

5 许开轶;李晶;;当代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6 靳继东;;西方政治转型理论及其影响评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崔志鹰;试析韩国市民社会的发展[J];国际观察;2000年04期

8 K.巴基 ,S.巴里克 ,孙立平;国家在非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9 郭定平;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与政治转型[J];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10 杨鲁慧;;论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发展及民主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代金;韩国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政治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5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85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