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十一世纪 俄罗斯 远东地区 发展战略 研究
【摘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远东地区面临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是加速开发与开放的进程;二是经济上的国际化进程,远东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必然要与世界各国和各类国际组织合作,必须有国际资本的参与;三是远东地区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将日趋提高。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战略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地下宝库”之称?这里拥有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不仅品种多,而且储量巨大,既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又有丰富优质的能源资源。虽然远东地区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为当前俄罗斯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经济结构扭曲使远东地区无法适应俄罗斯国内的经济转轨和继续发展。农业生产严重落后导致该地区食品供应缺口加大,不得不依靠进口来解决。在中央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国外投资的减少客观上阻碍了远东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的负增长和劳动力短缺则成为制约远东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苏联的解体在地缘政治上造成了出海口的迅速减少,而北约东扩又恶化了俄罗斯周边的军事安全形势,因此俄罗斯的地缘战略重心不得不发生位移,转向亚太地区。通过远东参加亚太地区的多边经济合作使俄罗斯有机会真正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这不仅对远东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整个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促进远东地区发展,鼓励远东地区同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进行合作。1996年4月15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了《1996--2005年俄罗斯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的出台为远东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纲要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纲要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规定了一系列数量指标,但缺乏在财政和组织上保证纲要实施的机制。由于俄罗斯经济连年深陷危机,从中央到地方都拿不出更多钱来对纲要规定的项目投资,各级预算也不能保证资金按期足额到位,导致纲要规定的项目建设或拖延工期或不能开工。纲要实际上变成了一纸空文。 因此,应当根据远东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才能制订出符合该地区发展的战略和计划。实现远东地区持续发展的经济振兴,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涉外经济法规,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完善税收调节政策,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实现经济机制重建,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出军转民的困境;加快农业改革步伐,逐步改善外贸进出口结构;开发开放一些港口作为自由经济开发区。根据远东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二十一世纪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唯一适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应当是: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大力开展支柱产业建设,逐步向其他领域过渡。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就业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增长。因此必须消除远东地区潜在的人口危机,改善生活环境,完善社会保障。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战略 WP=29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战略地区之一,亚太地区对于俄罗斯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希望通过积极介入亚太政治经济进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亚太大国;通过实施积极的亚太战略,使远东地区融入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东方变为可靠的战略后方和储备基地,用东方外交的成果来平衡西方外交,牵制和抵制北约东扩。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必定成为连接俄罗斯和亚太地区的纽带,成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成为俄罗斯参加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通道;成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谋求并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支点。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合作发展的前景 俄罗斯和中国是互为最大的两个邻国。中俄贸易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远东地区进行的边境贸易和易货贸易。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合作领域。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有利于减轻巨大的油气缺口给能源安全带来的沉重压力,促进能源进口的多元化,进一步增强国家能源安全系数;对于俄罗斯,利于其经济快速复苏?,尤其是远东地区也需要利用出口和共同开发能源来吸纳资金,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全面展开中俄在高科技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互补,将是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担心中国通过“商业移民”向远东“扩张”;因边界划分尚有“遗留问题”而对中国怀有“戒备”的心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不断发展,是两国消除分歧与敌视并维护地区稳定的坚实基础。从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看,两国的国际安全环境都不容乐观。面对强大压力,俄中双方只有携手合作才可以背靠背地进行防御,降低被分割包围而腹背受敌的风险。中俄战略协作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751.2
【目录】:
- 内容提要28-5
- 前言5-6
- 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战略6-14
- (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6-7
- (二)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7-9
- (三)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9-14
- 二、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战略14-19
- (一)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战略的地缘基础14-15
- (二)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参加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桥梁15-17
- (三)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谋求亚太地区安全的战略支点17-19
- 三、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合作发展的前景19-24
- (一) 推动中俄经贸关系的合作与发展19-20
- (二) 维护中俄睦邻友好关系20-22
- (三)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2-24
- 结束语24-25
- 注释25-27
- 参考文献27-28
- 论文摘要(中)28-30
- 论文摘要(英)30-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玛丽·玛娜池;柏宁;;妈妈,别为我哭泣[J];现代班组;2011年08期
2 姜占民;;当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现象探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3期
3 若宁;;放弃仇恨,成就世界新首富[J];恋爱婚姻家庭(纪实);2011年10期
4 管书合;杨翠红;;防疫还是排华?——1911年俄国远东地区大规模驱逐华侨事件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5 符启文;;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J];共产党员;2011年12期
6 金满楼;;1910:一个美国社会学家的中国观察[J];中国报道;2011年09期
7 万佳;;浅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的中俄军事合作[J];北方经贸;2011年07期
8 陈小沁;;俄罗斯东部能源发展战略[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06期
9 ;百闻一见[J];人生十六七;2007年11期
10 ;读图[J];新青年(珍情);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宏贵;李双成;黄靖;孙计金;;试论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蒋明先;;远东地区强震系列与减灾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王伟;;伊朗扎格罗斯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化学地层学[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俄罗斯针织产品需求强劲[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蒋明先;;远东地区的地震系列与减轻灾害的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钟静盈;;《哈里·波特与罗斯特的故事》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7 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价——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8 蒋明先;刘运生;;远东地区的地震系列及其动力学机制[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9 李赞钜;;远东电离层扩展F、Es的动力学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陈大川;;怛罗斯之战与撒马尔罕纸[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一凡 谭力新;黑河“借电”俄罗斯[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李玉明;“中国建筑”“哈拉少”强势抢滩俄罗斯[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封官龙;农民兄弟,到俄罗斯赚钱去[N];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
4 李曾唐;民营油企欲进军俄罗斯[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王健民;俄罗斯游如何打好老年牌[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俄罗斯与西方的“民主攻防战”[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俄罗斯对“增常”的真实立场[N];光明日报;2005年
8 俄政府办公厅主任、俄联邦部长 纳雷什金;俄罗斯欢迎中国投资[N];经济日报;2005年
9 程钢;解读俄罗斯旅游市场[N];江南游报;2005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海艳娟;远东地区市场需求减少 英国回收纸价格下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齐嘉;“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钮菊生;俄罗斯复兴:大国梦与现实[D];复旦大学;2003年
4 袁胜育;转型时期俄罗斯国内政治发展与俄美关系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勇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苏联)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绍章;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D];浙江大学;2005年
9 迟闯;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中俄资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矫正;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彦平;20世纪英美学者关于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巧珍;论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伦理思想[D];暨南大学;2012年
4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伟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刘小月;解读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D];南昌大学;2011年
7 田晓宁;国内菲利普·罗斯的翻译和介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霞;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身份质疑[D];苏州大学;2012年
9 宋艳梅;俄罗斯利用外国投资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侯少令;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探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89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8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