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日本“保守本流”路线的确立及其评价
本文关键词:战后初期日本“保守本流”路线的确立及其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吉田茂 保守主义 “保守本流”路线 “保守旁流”
【摘要】: 50年代初期,由吉田茂所确立的“保守本流”路线,其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一、继承传统;二、重民主政治;三、依靠美国;四、轻军备,集中发展经济;五、坚持和平宪法;六、重视官僚的主导作用。以鸠山一郎和岸信介为代表的右翼势力,执行不同与“保守本流”路线的政策主张,即:一、修改宪法;二、重整军备;三、自主独立外交。然而,岸内阁和鸠山内阁所执行的内外政策,连遭挫折,不能不使保守阵营内部重新反省和认识“保守本流”路线对稳定保守政权的客观作用。 80年代中期以来,“保守本流”路线支配体制瓦解,标志着日本从经济时代转入政治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保守本流”路线对日本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就因此而同时终结,它依然继续存留于未来日本政治发展过程中,给日本政治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50年来,日本政治发展的历程表明,对“保守本流”路线重新评价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一、为战后日本现代化的发展确立了指导路线;二、为自民党“一党优位制”奠定了基础;三、确立了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四、“政、官、财”一体化,导致“金权政治”产生;五、官僚主导作用,导致日本政治弱化;六、“政治三流”的困境。
【关键词】:吉田茂 保守主义 “保守本流”路线 “保守旁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7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一章、吉田茂对战前传统政治的继承9-12
- 一、与“强者为伍”的结盟思想9-10
- 二、对英美协调主义传统10-12
- 第二章、战后初期迫于内外形势的抉择12-16
- 一、维护天皇制与资本主义制度12-13
- 二、美国对日政策转变13-14
- 三、选择片面媾和14-16
- 第三章、“保守本流”路线的确立16-30
- 一、“保守本流”路线内容16-24
- (一) 继承传统16-17
- (二) 重民主政治17-18
- (三) 依靠美国18-20
- (四) 轻军备,集中发展经济20-21
- (五) 坚持和平宪法21-22
- (六) 重视官僚的主导作用22-24
- 二、“保守旁流”的政策主张24-27
- (一) 修改宪法24-25
- (二) 重整军备25-26
- (三) 自主独立外交26-27
- 三、“保守本流”路线的继承人27-30
- 第四章、“保守本流”路线的评价30-36
- 一、为战后日本现代化的发展确立了指导路线30
- 二、为自民党“一党优位制”奠定了基础30-31
- 三、确立了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31
- 四、“政、官、财”一体化,导致“金权政治”产生31-32
- 五、官僚主导作用,,导致日本政治弱化32-34
- 六、“政治三流“的困境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益民;大]叫惴蛑栋⒌悄捎爰锩芬皇榧蚱繹J];日本学刊;1987年04期
2 章前明;吉田茂的外交观[J];日本问题研究;1996年03期
3 王新生;吉田茂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政治过程──以第一次“吉田书简”为中心[J];日本学刊;1996年01期
4 ;战后初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J];美国研究;1996年01期
5 徐思伟;论吉田茂战后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视觉——“来栖·吉田公司”[J];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03期
6 刘建飞;英国保守主义的主要特性[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7 张立平;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J];太平洋学报;2002年04期
8 汤国维;;里根当选与他的保守主义[J];国际展望;1984年22期
9 于玫;;美国知识界保守主义倾向抬头[J];国际展望;1985年20期
10 郝雨凡;“9·11”事件与美国保守主义[J];美国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一位保守主义者[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一位保守主义者[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Axel Schneider;;The One and the Many:A Classicist Re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Modern World—An Attempt on Modern Chinese Conservatism[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北京论坛(2005)论文选集[C];2005年
4 杨乃乔;;从文化冲突到后殖民主义消解[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林启彦;;论严复思想的价值与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6 高瑞泉;;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批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王玉祥;;近代中国国情与现代新儒家精神方向的最初确立——二十年代“科玄论战”问题新论[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10 徐仁辉;;服务型政府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爱国;经济保守主义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陈家琪(海南大学社科中心);保守主义的造反派[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杜舒;公益基金奉行“保守主义”[N];证券时报;2002年
4 丁力;从广场政治到公民社会[N];经济观察报;2011年
5 ;关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 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大卫·伊格内休斯 王妙玲 译;另类总统萨科奇[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雷颐;传统也有“发明”的[N];南方周末;2004年
8 刘军红;模仿与变调[N];人民日报;2007年
9 薛涌;解读“陌生的美国”[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潘恩;除夕之战“防守”没有出路[N];中国体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边红彪;吉田茂早期对华外交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施展;神秘与凡俗之张力下的政治[D];北京大学;2008年
6 宋雅浪;传统与自由:柏克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于迎丽;美国拒绝《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9 林丹;在互动中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镜涵;战后日本保守主义与“北方领土”外交[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晓光;战后初期日本“保守本流”路线的确立及其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漆辉婷;英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保守主义政治思维[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若男;埃德蒙·伯克保守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韩万玲;论日本战后50年代对中美苏的外交论的异同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6 魏微;吉田茂的对华构想和对华政策[D];外交学院;2003年
7 王雅娟;晚清保守思想的一个特殊典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晋亮;保守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孙江丽;罗伯特·皮尔与英国的保守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晶;杜亚泉保守主义思想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795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9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