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国社会建设道路争论的梳理——以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批判为主线
本文关键词:对俄国社会建设道路争论的梳理——以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批判为主线
【摘要】:19世纪末,针对俄国社会建设道路出现了多种争论。1905年之前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社会发展理论及人民专制理论展开了批判;1905年俄国立宪民主革命失败后,随着斯托雷平强制改革的实施,民粹派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对民主革命理论重新界定;列宁对革命道路也有了新理解,并且选择土地国有化的道路,强调了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最终成功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民粹派 革命道路 社会建设 土地改革
【分类号】:D751.2
【正文快照】: 一、1905 年之前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批判 19 世纪末,鉴于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村社制度正在瓦解,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代表社会上层和代表社会下层的,并是否愿意实现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四元格局。代表社会上层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官方保守派,希望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雁;村社制度、俄国传统与十月革命[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智轩;化秋平;;对俄国社会建设道路争论的梳理——以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批判为主线[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2 张广翔;周嘉滢;;百年以来的中国俄国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5年11期
3 江松贵;;基于文化传统的多元理解——以俄罗斯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02期
4 沈双喜;;俄国村社传统的复兴对苏联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6期
5 项佐涛;孔寒冰;;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7 王彦君,孙慕天;试析苏联的政治文化传统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1期
8 张清;俄国村社传统与法律文化——1917年前列宁法律思想探要[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敏;浅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依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J];集宁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郑德荣;王占仁;;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2期
3 牛保良;黄少群;;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几个本质特点[J];党史文苑;2008年02期
4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J];史学集刊;2011年03期
5 李坚;;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演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6 德里果里奥F.扎伊德 ,四},
本文编号:806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0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