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经济行为的国际比较
本文关键词: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经济行为的国际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 市场 资源配置 政府经济行为 后发国家
【摘要】:政府与市场是可作用于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是成功实现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强度呈有规律的交替演进。在现代化进程初期,政府对资源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则正好相反。"东亚模式"的成功和"拉美模式"的失败,并不在于东亚没有干预,而是在于东亚经济体政府干预比拉美政府干预更加有效。跨越五百年的经济史表明,发达国家倡导的市场自由化而形成的产业分工只能使后发国家更加依附于发达国家,囿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秘诀是政府积极作为,抓住机遇直接切入具有报酬递增的高质量经济活动,是后发国家实现超赶的捷径。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资源配置 政府经济行为 后发国家
【基金】: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战略与路径研究”(11&ZD008)
【分类号】:D523
【正文快照】: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所有经济制度的核心问题。二战至今,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进入高等收入国家,从低收入迈进高收入经济体的仅有韩国与台湾。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长期陷在中、低收入陷阱里,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环顾世界,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一兵;;从发展中国家经验看政府经济责任的转换[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2 沈静;东亚模式与东亚经济[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3 傅道忠,汤菲;德国经济政策实践及其借鉴[J];当代财经;2003年02期
4 尹朝安;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J];德国研究;2003年01期
5 刘灿;;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6 孙燕铭;;政府干预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韩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6期
7 彭晓宇;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5期
8 王曙光;奇迹建构与神话解构——以转型期中国的眼光看日本经济腾飞与萧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9 娄晓黎;从东亚、拉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干预问题[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贾根良;束克东;;19世纪的美国学派:经济思想史所遗忘的学派[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雷;;重审世界经济危机下东亚模式中的政府干预方式[J];才智;2009年11期
3 赵放;陈阵;张长新;;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4 邓久根;刘鸿明;;保护主义:铸就美国产业帝国的利器[J];改革与战略;2011年04期
5 孙楚仁;沈玉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德贸易[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7期
6 毛小龙;;经济衰退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规避[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7 贾根良;;世界经济大萧条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12期
8 张志超;姜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演化与美国财政政策实践[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8期
9 聂建中;;论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当代经济;2012年21期
10 朱全景;;法学实验论纲[J];比较法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楚仁;沈玉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德贸易(1981~2007)[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周文;孙懿;;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韶华;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段文博;资源约束下的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D];辽宁大学;2009年
5 曹达全;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灵方;竞争正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殷功利;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盾;论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刚;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键;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丛金龙;论纳粹德国的经济发展(1933-1938年)[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吴权纹;东亚模式政府干预机制的经济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丽珍;中美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关波;论区域经济增长中无形要素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薛燕;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重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冯英华;经济全球化对欧洲福利国家的挑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李海民;中日韩产业合作的动因及经济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于文杰;巴西政治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光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英;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杜丽群;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关于李斯特投资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郭怀亮;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兼与徐广军先生商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林民书,张树全;资源的全球配置对产业政策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3年10期
5 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6 尹朝安;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J];德国研究;2003年01期
7 赵燕敏;浅析政府在韩国经济腾飞中的地位和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李晓;;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9 靳艳;德国政府与19世纪后期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10 曲延明;拉美金融改革与发展模式的得失[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广庆,郑可春;全球化与国际民主法则——基于后发国家立场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陈硕;;论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首要目标:培育公民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0年25期
3 洪波;;后发国家政治体制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J];探索与争鸣;1992年04期
4 周晓光;;马克思现代性理论视野下“后发国家发展困境”解析——以埃及政治风暴和利比亚战争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陈国富;;改革题域的内在转换: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制度变迁与人文关怀——从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谈起[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6 张家栋;吴经泳;;论后发国家落后的政治根源[J];国际观察;2009年05期
7 寒竹;;中国崛起需跨过愤怒门槛[J];社会观察;2013年06期
8 叶长茂;;从自生秩序看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龚秀勇;;南亚社会发展范型与后发国家的问题式[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10 汤;寒竹;文扬;;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何生命力强[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章亮;;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研究[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吴忠民;发挥现有优势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852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5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