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国家缘起、演变、发展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3:18
本文关键词:马拉维国家缘起、演变、发展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拉维王国 英属中非保护地 英属尼亚萨兰 英属中非联邦 马拉维 缘起 演变 发展
【摘要】: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普遍取得国家主权之后,“国家建构”就成为这些年轻国家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共同课题。马拉维是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小国。同其它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相比而言,马拉维国家的当代建构及其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马拉维人的国家意识强烈,国家能够长期保持政局稳定,可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国家建构的成功典范。纵观马拉维国家约500年的线性时间发展史,可以从中探得缘由,并能窥见该国国家发展的独特之处。王国时期,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给该国的国家建构留下诸多得天独厚的政治和文化遗产。殖民时期,英国殖民者将现代国家意识、政治与经济制度等带入尼亚萨兰,影响极为深远。建国初期,班达总统大刀阔斧地推出各项重要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该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和国民的国家意识培育。1994年以来,马拉维实行多党民主制,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开始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文章通过对马拉维国家缘起、演变、发展史的个案研究,旨在实现两个基本目的。其一,梳理马拉维国家的兴衰成败史,总结该国国家建构的成功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冀望它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能够有所借鉴;其二,解答贯穿整篇文章的一个核心问题,即马拉维国家缘何能够保持政局长久稳定的疑惑。 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组成。 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状况;并就文章的写作思路、重点与难点、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正文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阐述王国时期马拉维国家的早期萌芽,包括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各项统治制度;此外,重点研究王国衰亡的原因以及殖民前夕马拉维地区的社会巨变。第二章:探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拉维国家的现代政治发展,就英国早期殖民时期、英属尼亚萨兰、英属中非联邦三大时期的国家发展进行分段论述。第三章:论述建国初期班达总统威权统治下的国家建构及其国家发展的成就。第四章:分析多党民主以来国家发展的新趋势,并指明新世纪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结语部分:回顾马拉维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该国国家建构与发展的有益经验,并指明全球化浪潮下该国国家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附录部分:包括马拉维的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名词、历史地图、索引四部分内容组成。 参考文献部分:系统地罗列了本篇文章所要参引的中英文资料。
【关键词】:马拉维王国 英属中非保护地 英属尼亚萨兰 英属中非联邦 马拉维 缘起 演变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747.2;K47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13
- 绪论13-29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3-18
-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18-25
- 三、写作思路、重点与难点、理论与方法25-29
- 第一章 王国时期马拉维国家的早期萌芽(16世纪-19世纪末)29-48
- 第一节 马拉维王国的建立与强盛时期(16世纪-17世纪末)29-40
- 一、16世纪赞比西河下游地区为何会出现马拉维王国?30-32
-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30-31
- 2、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剩余产品的出现31
- 3、东南非地区的贸易商路需要政权加以保障和维护31-32
- 4、菲里人同卡富拉人的融合促进了国家的诞生32
- 二、从马拉维王国的国家统治制度看其早期国家的缘起32-40
- 1、马拉维王国的政治制度、司法体系32-34
- 2、马拉维王国的经贸制度、贡税制度34-36
- 3、马拉维王国的宗教、祭祀、仪式与禁忌36-38
- 4、马拉维王国的军事制度、疆域边陲与对外关系38-40
- 第二节 马拉维王国走向衰亡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40-46
- 一、马拉维王国缘何会走向衰亡?什么原因导致其国家不断削弱?40-43
- 1、马拉维王国衰亡的内部原因:王位继承问题;分封制下地方势力的膨胀40-42
- 2、马拉维王国衰亡的外部原因:外族迁入;殖民入侵42-43
- 二、19世纪的“阵痛”与“交融”:尧人、恩戈尼人、隆韦人等的迁入及其对马拉维民族、语言、宗教、区域分布等的深远影响43-46
- 1、尧人的西迁44-45
- 2、恩格尼人的北迁45-46
- 3、隆韦人的最后迁入46
- 本章小结46-48
- 第二章 殖民时期马拉维国家的政治演进(19世纪中期-1963年)48-74
- 第一节 英国早期殖民时期(1859年-1907年)48-59
- 一、利文斯敦的地理探险和英国基督教传教活动到底给马拉维带来了什么?49-53
- 1、英国利文斯敦的探险活动及其对马拉维社会的影响49-51
- 2、英国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对马拉维社会的影响51-53
- 二、“柏林会议”的大角逐与英德、英葡厮杀后的马拉维现代国家版图53-56
- 1、“柏林会议”与西方国家争夺非洲游戏规则的确立54
- 2、英德、英葡厮杀后的马拉维现代国家版图54-56
- 3、马拉维现代国家版图形成的两点认识56
- 三、“英属中非保护地”殖民统治的初步创建及其殖民掠夺56-59
- 1、“英属中非保护地”国内秩序的整饬与政治制度的确立57-58
- 2、“英属中非保护地”的经济制度与英国殖民者的经济掠夺58-59
- 第二节 英属尼亚萨兰时期(1907年-1953年)59-69
- 一、“英属尼亚萨兰”的政治体制: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59-61
- 1、英国现代国家政治管理体制移入尼亚萨兰59-60
- 2、英国“间接统治”下的尼亚萨兰基层政治60-61
- 二、英国殖民者的经济掠夺与尼亚萨兰人国家意识的觉醒61-64
- 1、土地资源的疯狂掠夺与单一经济作物耕种制度的推行62-63
- 2、劳动力资源的掠夺及尼亚萨兰人国家意识的觉醒63-64
- 三、1915年约翰·奇伦布韦领导的第一次民族起义64-66
- 1、约翰·奇伦布韦“泛非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在尼亚萨兰的传播64-65
- 2、1915年约翰·奇伦布韦领导的民族起义65-66
- 四、两次世界大战所激发出的尼亚萨兰人的国家意识66-67
- 五、“尼亚萨兰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立及其追求国家自治的政治理念67-69
- 第三节 英属中非联邦时期(1953年-1963年)69-72
- 一、“英属中非联邦”的成立强烈刺痛马拉维人的“独立神经”69-70
- 二、海斯廷斯·班达回国及其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国家独立运动70-72
- 本章小结72-74
- 第三章 建国初期马拉维国家的当代发展(1964年-1994年)74-94
- 一、“内阁危机”视野下的政治博弈,马拉维的政治道路究竟该走向何方?74-78
- 二、“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政府”的威权主义政治统治78-80
- 三、马拉维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80-82
- 四、“马拉维式的经济奇迹”82-86
- 1、以农为本83-84
- 2、以农促工84-85
- 3、旅游业开发85-86
- 五、“统一国民文化心理体系”的构建86-89
- 1、民族方面86-87
- 2、语言和宗教方面87
- 3、传统文化保护方面87-88
- 4、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88-89
- 六、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外交89-92
- 1、亲近欧美国家和南部非洲白人政权,外交重心靠向西方阵营89-90
- 2、脱离非洲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同周边非洲国家关系恶化90-91
- 3、仇视社会主义,拒与中国建交,同台湾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91-92
- 本章小结92-94
- 第四章 1994年以来马拉维国家发展的新趋势94-120
- 一、多党民主的“多米诺骨牌”的到来以及向“多党制”的和平过渡94-97
- 1、多党民主的“多米诺骨牌”的到来95-96
- 2、向“多党制”的和平过渡96-97
- 二、公民“参政议政”时代的到来以及妇女参政热情的高涨97-102
- 1、公民“参政议政”时代的到来97-99
- 2、妇女参政热情的高涨99-102
- 三、非洲多党制国家的普遍通病:“权力之争”考验着国家的稳定102-106
- 1、非洲多党制国家的普遍通病102-104
- 2、“权力之争”考验着马拉维国家的稳定104-106
- 四、2008年穆卢齐的“阴谋政变”和2011年的“7.20骚乱事件”是马拉维人国家意识淡薄的表现吗?106-110
- 1、从2008年前总统穆卢齐的“阴谋政变”看政党间的国家权力纷争106-108
- 2、2011年的“7.20骚乱事件”突显出国内民生问题与政府执政能力问题亟待解决108-110
- 五、“多元而灵活”的经济和文化政策110-114
- 1、“多元而灵活”的经济政策110-113
- 2、“百花齐放”的文化包容政策113-114
- 六、“非洲小国发出的声音”及其务实的多元外交114-119
- 1、“非洲小国发出的声音”115-116
- 2、马拉维务实的多元外交以及同中国的建交116-119
- 本章小结119-120
- 结论120-123
- 附录123-156
- 1、马拉维历史大事年表123-134
- 2、马拉维历史名词134-143
- 3、马拉维历史地图143-149
- 4、索引149-156
- 参考文献156-161
- 后记161-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永红;关于非洲的法系问题[J];文史博览;2005年12期
2 陆庭恩;非洲国家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1期
3 岳岭;;马拉维——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的样版[J];国际展望;1987年10期
4 包茂宏;论非洲的族际冲突[J];世界历史;1999年01期
5 莺子;谋杀案震惊马拉维[J];海内与海外;1995年09期
6 金宵;民主不是可口可乐[J];领导文萃;1996年02期
7 Rodney Pinder ,江涵;马拉维的农业在前进[J];世界农业;1982年04期
8 陆初;;马拉维[J];世界知识;1964年13期
9 陈一飞;;班达沉浮[J];世界知识;1995年10期
10 止戈;;“中非联邦”的始末[J];世界知识;1965年22期
,本文编号:85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5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