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2:52

  本文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共 政治信任危机


【摘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样一个经济、军事都十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在没有任何外部打击和内部强大敌人的情况下自动垮台。为此,不仅苏联人民在反思,全世界人民也都在反思。为何苏共从一个人民高度政治信任的政党蜕变成一个被人民群众所抛弃的政党?因此,探寻苏共政治信任危机问题,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实质,还对现阶段我国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论文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表现,主要包括民众对改革从期望到彻底的失望、社会集体抗议盛行、各种非正式组织及反对党派粉墨登场。第二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严重后果,主要包括苏共组织涣散、苏共执政地位丧失和国家解体、社会主义从此处于低潮。第三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成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根源主要包括:经济方面苏共“加速战略”落空使苏共政治威信削弱;政治方面“改革与新思维”失信于民;思想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第四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镜鉴。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教训对执政党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才能赢得人民的政治信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化解政治信任危机、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共 政治信任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5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23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10-12
  • 二、文献综述12-18
  • 三、核心概念及其理论阐释18-21
  • 四、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21-23
  • 第一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表现23-31
  • 第一节 民众对改革从期望到彻底的失望23-26
  • 一、民众对改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发生了逆转23-24
  • 二、民众产生一种普遍的幻灭感和无助感24-25
  • 三、民众纷纷向国外移民25-26
  • 第二节 社会集体抗议盛行26-29
  • 一、民族冲突不断26-27
  • 二、工人屡次罢工27-28
  • 三、社会情绪激进化28-29
  • 第三节 各种非正式组织及反对党派粉墨登场29-31
  • 一、各种非正式组织如雨后春笋29-30
  • 二、反对党派粉墨登场30-31
  • 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严重后果31-42
  • 第一节 苏共组织涣散31-35
  • 一、党不管党31-32
  • 二、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降32-33
  • 三、党中央无权威33-34
  • 四、普通党员和干部开始退党34-35
  • 第二节 苏共执政地位丧失与国家解体35-38
  • 一、苏共变质35-36
  • 二、苏共丧权36
  • 三、国家解体36-38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从此处于低潮38-42
  • 一、人民承担巨大的改革成本38-39
  • 二、社会主义污名化39-40
  • 三、国际共运从此处于长期低潮40-42
  • 第三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的成因42-54
  • 第一节 苏共“加速战略”落空使苏共政治威信削弱42-45
  • 一、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42-43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43-44
  • 三、社会分配严重不公44-45
  • 第二节“改革与新思维”失信于民45-49
  • 一、特权阶层蜕化变质45-47
  • 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47
  • 三、腐败现象惊人47-48
  • 四、缺乏民主和有效监督48-49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49-54
  • 一、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50-51
  • 二、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51-52
  • 三、丧失共产主义政治信仰52-54
  • 第四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政治信任危机镜鉴54-64
  • 第一节 科学发展才能赢得人民的政治信任54-57
  • 一、发展经济是赢得人民政治信任的基础54-55
  • 二、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赢得人民政治信任的前提55-56
  • 三、发展红利为人民共享是赢得人民政治信任的关键56-57
  • 四、可持续发展是巩固政治信任的保障57
  • 第二节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化解政治信任危机57-60
  • 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化解政治信任危机的保障58-59
  • 二、作风制度建设是化解政治信任危机的有效途径59-60
  •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化解政治信任危机的根本举措60
  • 第三节 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60-64
  •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61
  •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1-62
  • 三、在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中增强“三个自信”50结语62-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来香;;浅析和谐社会条件下政治信任的提升[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唐斌;;政治信任的概念、特征与价值[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3 上官酒瑞;;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风险[J];理论与改革;2011年05期

4 黄心华;;社会转型期建构政治信任形式的衍化研究——基于民众主体意识成长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王明进;;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J];领导科学;2013年24期

6 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7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8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9 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流失的可能风险及理性认知[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3 张书维;景怀斌;;民众为什么不信任政府?——政治信任前因及对合作/对抗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二平;陈丽君;马红宇;;公共管理的心理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上官酒瑞;现代政治信任建构需要新理念[N];学习时报;2011年

2 王子蕲 江远山;重塑政府形象 提升政治公信力[N];解放日报;2009年

3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孙力;消除功能解读误区 加强政治信任[N];文汇报;2009年

4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祁玲玲;政治信任研究应突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官酒瑞;制度是信任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1年

6 徐勇;重建政治信任的有益探索[N];人民日报;2004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中韩合作助遗骸归国提升两国政治信任度[N];南方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治伟;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秋;重建我国农村社会政治信任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思然;中国基层政治信任:一种综合解释框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欣;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丽杰;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信任的变迁及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范彬;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的路径重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刘纪善;政府绩效、官员廉洁与政治信任:一项基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尹子明;小康社会建成语境下的政治信任建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10 袁振宇;当前我国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9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79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