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分析
【摘要】:日本在二战中受到巨大打击,战后经济亟待发展。日本实行的区域性经济政策给日本经济注入极大活力,经济迅速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本以经济援助、经济合作为主要外交手段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具体表现:(1)试图通过多方努力加入安理会,同时强化自己在八国集团中的作用,使自己占一席之地;(2)外交重点直指亚太,开发东亚并实施经济援助,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进程奠定了基础。政治上的低姿态使日本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在经济大国的前提下,谋求向政治大国发展。日本正以强劲的势头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中,综合国力大幅提高。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战后区域经济外交发展的经验来分析当前日本大地震后的经济外交策略。全文共分为三部份:第一部分,通过对战后日本区域经济外交政策的概述,对经济外交政策的背景、政策的提出以及演变进行铺垫;第二部分,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实践特点,,对战后日本区域经济外交各个时期的实施特点以及优势进行概括;第三部分,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日本通过经济外交的各种手段来完成最终的政治大国的诉求,并从中总结日本实施这一战略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经济外交发展有其借鉴意义; 结语部分从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取得的经验来分析当前日本灾后区域性外交的政策选择,分析当前日本在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是如何调整经济外交策略并走出困境的。
【关键词】:日本 区域性经济外交 政治大国 外交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31.3;D7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8
- 一、 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政策概述8-13
- (一) 制定区域性经济外交政策的背景8-9
- (二) 区域性经济外交政策的产生9-11
- (三) 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化演变11-13
- 二、 战后日本的区域性经济外交实践13-21
- (一) “追随外交”的出现与发展13-14
- (二) 美国庇护下的东南亚外交14-15
- (三) “多边自主外交”15-17
- (四) “政治大国外交”17-19
- (五) “积极进取外交”与政治大国梦19-21
- 三、 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21-25
- (一) 区域性经济外交与日本的国际形象21-22
- (二) 政治效应与日本的国际地位提升22-23
- (三) 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经验23-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8
- 后记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震海;“战后日本50年”中日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日本学刊;1995年06期
2 于铁军;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以ODA政策的演变为例[J];太平洋学报;1999年04期
3 庄涛;;1956年日本局势的展望[J];世界知识;1956年03期
4 吴长安;;《日本崛起论》出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林晓光;战后日本对南朝鲜的外交[J];日本学刊;1992年01期
6 张季风;战后日本五十年农政变迁与展望[J];日本学论坛;1995年Z1期
7 张雅丽,徐川;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内在因素及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8 张倩怡,全相哲;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分析与借鉴[J];日本研究;1997年01期
9 张万连!朝阳日报社;战后日本与东亚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朝阳召开[J];日本研究;1999年04期
10 金戈;;围棋在日本[J];国际展望;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楚扬;;构建烟草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探[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晓春;张志强;;对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思考[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宋刚;;战后日本酱油酿造技术发展[A];北京食品学会1987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7年
4 王江鹏;;战后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动向分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5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6 直江广治;苏敏;;日本儿童日与中国端午风俗[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7 刘学照;;日本的“脱亚入欧”和中国的“三甲纪念”[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8 张文军;;荒漠化防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姜镇庆;;战后日本对明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10 卢文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思考[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大军;汉源县打造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区域性经济中心[N];雅安日报;2011年
2 思南县委书记 王开禄;倾力打造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N];铜仁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耀青;阎良临潼户县3副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N];西安日报;2010年
4 耿天龙;北安打造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5 杨兴俊 陈科 达兴文;力促区域性经济发展调整转型[N];自贡日报;2011年
6 李建兴;邯郸构建区域性经济中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N];四川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南欤;河北邯郸市欲构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李建民邋通讯员 宋会杰;搞好县城旧城改造规划 建设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N];洛阳日报;2008年
10 明大军 吴定保;油价上涨不会导致区域性经济萎缩[N];中国贸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政;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2 吴伟兴;冷战后日本的对台政策及日台关系[D];暨南大学;2008年
3 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洪涛;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婷婷;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微;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及其对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晓莹;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钟明;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对日本外交政策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泽航;战后日本物流业发展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6 冷锦涛;冷战后日本的保守主义政治及对外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真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庆领;日本联合国外交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9 唐纲;论日台关系的嬗变[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吴筱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战后日本国家形象重塑[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3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0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