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秩序重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亚秩序重构研究
【摘要】:东亚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个秩序,分别是华夷秩序,殖民秩序和两极对抗秩序。在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华夷朝贡秩序下,古代中国在东亚国际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周边国家向中原王朝朝贡,中原王朝对其进行册封并提供安全保障,形成长时期的藩属关系。其间,除个别国家挑战外,基本上保持了中原封建皇权辐射下和平的国际秩序。鸦片战争后,东亚进入资本主义列强主导下的殖民秩序时代,域内国家完全处于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之中。除了后来依靠军事冒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东亚国家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美苏对抗的两极秩序,东亚地区成为美苏两国全球争霸的重要战场。冷战结束之后,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逐步崛起,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地位的大幅跃升,东盟+中日韩经济架构的确立,东亚力量对比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美国的东亚影响力开始下降。东亚秩序的重构已成为本地区的重大课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东亚地区秩序调整过程中,一些重要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东亚国家通过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伴随而生的溢出效应使各国在政治外交中不可避免地要加以考量。其次,中国的全面崛起与日本的“正常国家化”齐头并进,也引起相互间的猜忌。作为两个最大的东亚国家,还存在着诸如历史认识和领土争端以及国家政体差异等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影响东亚秩序建构的最大因素。此外,域外大国对东亚事务的插手、东亚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也为秩序重构带来许多变量。 借鉴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运转经验,建构共同体秩序,推进一体化,是东亚发展的现实选择。在建构路径上,首先最好充分利用东亚国家经济合作成就的巨大优势,继续从机制建设、金融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强化经济依存,推进政治互信。其次,打出传统文化之牌,在传统东亚意识与集体记忆基础上建立与时俱进的东亚共同体意识,通过政府牵引、非政府组织主导,构建东亚文化交流机制,尤其要注重青少年文化与学术交流。最后,要巩固好已有的东盟“10+3”合作机制,尝试在此机制基础上建立松散的安全机制,由非传统安全合作向传统安全的敏感问题过渡,建立起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常设机构,推进各国间的政治融合。在秩序构建进程中,务必遵守谨慎包容、稳扎稳打的原则,切不可急功近利。特别是中国,要塑造好大国形象,探求和扩大与域内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稳步推进务实性合作。
【关键词】:东亚秩序 重构 经济一体化 中国崛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7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5
- 第一章 东亚秩序——基本概念与理论运用15-21
- 第一节 关于东亚与秩序的解释15-17
- 一、 多义的“东亚”15-16
- 二、 秩序与国际秩序16-17
- 第二节 东亚秩序建构的理论运用17-21
- 一、 现实主义理论:权力决定秩序18-19
- 二、 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制度建构秩序19-20
- 三、 建构主义理论:身份造就秩序20-21
- 第二章 东亚秩序的历史沿革21-30
- 第一节 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华夷朝贡秩序22-25
- 一、 华夷朝贡秩序的形成与思想基础22-23
- 二、 华夷朝贡秩序的发展与解体23-25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列强主导下的殖民秩序25-27
- 一、 东亚的“条约”时代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5-26
- 二、 “大东亚共荣圈”与美日在东亚的利益冲突26-27
- 第三节 美苏争霸背景下的两极对抗秩序27-29
- 一、 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在东亚的扩展27-28
- 二、 美苏冷战在东亚的同盟式对抗28-29
- 第四节 冷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进29-30
- 第三章 东亚秩序重构的逻辑与战略意义30-34
- 第一节 东亚秩序重构的内在逻辑31-32
- 第二节 东亚秩序重构的战略意义32-34
- 第四章 东亚秩序重构的变量分析34-44
-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溢出效应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对34-36
- 一、 经济一体化溢出效应34-35
- 二、 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对35-36
- 第二节 中国的全面崛起与日本的“正常国家”化36-38
- 一、 中国的全面崛起36-37
- 二、 日本谋求政治崛起37-38
- 第三节 东盟模式的运行及其复杂性38-40
- 一、 东盟模式的成功运转38-39
- 二、 东盟发展存在的问题39-40
- 第四节 中日的结构性困境与美国介入40-42
- 一、 中日的结构性困境40-41
- 二、 美国插手东亚事务41-42
- 第五节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再生42-44
- 第五章 东亚地区的共同体秩序探析——东亚共同体构建44-56
- 第一节 东亚共同体概念及其不同解读44-47
- 一、 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发展44-45
- 二、 各国关于东亚共同体的不同观点45-47
- 第二节 东亚共同体的路径依赖与推动机制47-48
- 一、 东亚共同体的路径依赖:市场驱动与经济整合47
- 二、 东亚共同体的推动机制——东盟与“10+3”47-48
- 第三节 东亚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途径48-55
- 一、 推动东北亚自由贸易区(NEAFTA)建立,,加强金融与能源合作48-50
- 二、 加强跨国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交通网络50-51
- 三、 构建文化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共同体意识和强化东亚认同51-52
- 四、 加强制度化建设(10+3、东亚峰会),走具有东亚特色道路52-54
- 五、 强化安全共同体建设与大国协调,推动政治整合54-55
- 第四节 中国在东亚共同体构建中的路径选择55-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 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素夫·瓦南迪;王玉主;;东亚战略趋势[J];当代亚太;2008年06期
2 ;东亚峰会:亚洲人重新发现亚洲[J];兵团建设;2006年01期
3 宋伟;;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4 朱凯兵;李博;;大国东亚战略与中国的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淑娟;;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亚太;2006年12期
6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 上海应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中心[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7期
7 姜念涛;二十一世纪将进入洲际经济[J];群众;1998年05期
8 彭云;东亚,从资源消费联盟做起[J];世界知识;2005年15期
9 苗允,张韦华一;以合作求安全——中日两国东亚安全利益的一致性[J];南都学坛;2005年03期
10 梁强;二战定天下[J];南风窗;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兰博文;;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江宁;沈正康;王彦召;张东宁;袁淞勇;万永革;陶玮;;东亚地区构造形变场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丽洁;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水汽输送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钟水映;李魁;;东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动性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东亚地区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验证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丁叶风;拓瑞芳;谢坤;;东亚地区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及其异常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Alastair Iain Johnston;;浅谈建立东亚地区安全共同体:论地区安全治理的几个障碍(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Shuzo Takemoto;孙和平;;日本-中国东亚地区精密重力测量合作计划(英文)[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10 葛萃;蔡菊珍;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O_3和CO模拟[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廷榔 刘晓星;东亚地区应加强环境政策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印度尼西亚国际和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 约瑟夫·瓦南迪;有必要设立东亚地区协商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记者 孙汝祥;世行预测新兴东亚地区07年增长将放缓[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记者 吴成良;东亚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快速增长[N];人民日报;2010年
5 余万里;美国东亚外交政策尚待调整[N];人民日报;2005年
6 葛进;东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谢小亮;新兴东亚地区本币债券超4万亿美元[N];中国保险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孙学峰;中国应抓住美国重返亚洲的机遇[N];东方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齐芳;我们的祖先如何从非洲来到东亚[N];光明日报;2010年
10 穆宏志;“东亚人文100”成新华文轩国际合作战略先锋[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3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6 金炷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8 向宇;论东亚经济合作中的领导问题[D];北京大学;2005年
9 王金艳;沙尘模式优化与东亚沙尘天气量化分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勇;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东亚秩序重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高卓杰;东亚地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喻慧;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中国因素[D];暨南大学;2005年
4 汲立立;东亚认同的建构:理论与实践探索[D];燕山大学;2010年
5 高志亨;论“10+3”自由贸易区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江磊;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监管[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s
本文编号:904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0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