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理性、阶层身份:多重机制下的集体行动参与——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情感、理性、阶层身份:多重机制下的集体行动参与——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集体行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集体行动的三个视角:情感、理性与阶层。基于情感视角,本文选取了不公待遇与总体不满意程度等与情感能量密切相关的变量,理性视角主要讨论国家与网络的作用,阶层视角本文主要关注中产阶级与集体行动的关系。并运用CGSS2006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展开理论对话。研究发现:(1)与情感视角有关的变量,如,不公平待遇和总体不满意程度,都对个体集体行动参与以及参与程度有着显著影响。(2)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控制社会工具的单位制,受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其影响逐步弱化,无论是体制内单位,还是组织级别,都不能显著降低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即便如此,政府力量依然显著影响个体对集体行动的参与,如果集体行动指向是针对国家(政府某项具体政策、某国家工作人员、政府),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会显著降低。另外,个体网络也对其是否参与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有显著影响。(3)作为中产阶级代表的业主阶层以及认同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更高,参与程度更深。
【作者单位】: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情感 理性 阶层身份 集体行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社会转型与城市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机制研究”(13XJ C840002)
【分类号】:D5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社会学家对集体行动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会学研究长期集中在组织与分层的问题上,而有关社会变迁的研究(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和革命的研究属于这一范围)相对而言则受到了忽视”。1近年来,关于集体行动与抗争的研究得到社会科学界的重视,围绕民众维权与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宜理;阎小骏;;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4期
2 杨晓虎;傅菊辉;;当前我国中产阶层集体政治行动审视[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3 孟伟;建构公民政治:业主集体行动策略及其逻辑——以深圳市宝安区滢水山庄业主维权行动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年04期
6 陈鹏;;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J];开放时代;2009年04期
7 李德满;;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J];社会;2009年06期
8 朱健刚;;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 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J];社会;2011年03期
9 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周业勤;;我国城市社区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刘兴;顾海英;;长期集体维权行动的动力机制问题研究——基于Bellman方程的求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4 张虎彪;;社会建构视角下的环境问题——以X江的镉污染治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5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孙季萍;雷振斌;;农村纠纷解决的司法效能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匡和平;;基于农民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政治信任诉求[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9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10 尹瑛;;冲突性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新媒体实践——对北京六里屯和广州番禺居民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的比较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芳;陈小异;;突发群体事件的社会认知-情绪-行为关系模型探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陈红梅;;表达与行动——透析“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媒介影响[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刘艳梅;;房产私有者群体的出现和维权[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梁玉成;;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激进转型与渐进市场转型国家中的劳动力退休年龄考察[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沈毅;;社区分化背景下的自治路径选择——城市社区建设的组织化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黄荣贵;桂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超;;试论社会资本和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罗阳;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908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0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