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本文关键词:重估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摘要】:马克思在创建自己的新唯物主义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双重超越,第一次是对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第二次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双重超越。唯物主义是一个近代的概念,与唯物主义对应的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灵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打碎了思维与存在在理性基础上的和解,从现实实践出发来把握并改变世界。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唯灵主义 唯心主义 新唯物主义
【分类号】:A811;B03
【正文快照】: 马克思在创建自己哲学的过程中曾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另一方面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正是通过对这两种哲学的双重超越,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哲学建构。人们在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时,自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马克思哲学建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国英;;一只唯灵主义的蝈蝈(五首)[J];青海湖文学月刊;2004年04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044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4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