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9:41

  本文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异化劳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摘要】: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正是欧洲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使马克思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看,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自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来,对古典经济学的系统性批判和超越,也是对自己学说体系构建的首次尝试。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卢梭、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最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主客体关系被歪曲的事实,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做出了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还对私有财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指出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反过来又加深了异化劳动,从而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事实,而扬弃异化的途径,必然是消灭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尽管异化劳动理论还是马克思一个不够成熟的理论,但它却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展现出极为重要的意义。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从哲学转向经济事实的关键,还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随着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异化现象依然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异化劳动理论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劳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条件和主要思想来源11-17
  •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条件11-12
  • 1.1.1 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11-12
  • 1.1.2 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12
  •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12-17
  • 1.2.1 卢梭的异化思想12-14
  • 1.2.2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14-15
  • 1.2.3 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15-17
  • 第2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17-26
  • 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17-24
  • 2.1.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概念的界定17-18
  • 2.1.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18-20
  • 2.1.3 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20-21
  • 2.1.4 异化劳动扬弃的途径21-22
  • 2.1.5 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主客体辩证关系22-24
  • 2.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特征24-26
  • 2.2.1 异化劳动理论的阶级性24-25
  • 2.2.2 异化劳动理论的过渡性25
  • 2.2.3 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践性25-26
  • 第3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26-35
  • 3.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理论意义26-30
  • 3.1.1 对马克思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26-27
  • 3.1.2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意义27-28
  • 3.1.3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28-30
  • 3.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30-35
  • 3.2.1 对劳动活动的意义30-31
  • 3.2.2 对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意义31-33
  • 3.2.3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庆祥;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2 彭洲飞;;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管窥——从物化、技术理性异化、生存异化到消费异化和性别异化[J];创新;2012年03期

3 梅珍生;郭广;;论马克思技术文化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陈翠芳;龚丽娜;;论科技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区别[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5 李雅金;;试论黑格尔的劳动和异化的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6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魏义霞;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8 李由义;马克思著作中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刘怀玉;论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人道主义哲学问题的三条途径[J];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10期

10 杨楠;;劳动异化、人的异化与消费异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4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44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