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文_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

发布时间:2016-09-01 14:1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

现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从个人本位出发,把社会基本结构作为正义的主题;而以麦金太尔为代表的社群主义者从社会本位出发,把个人的美德作为正义的主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念和 万物齐一#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人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抽象的整体主义。在这种抽象的整体主义中,个体的独立价值不见了,个体的利益差别不见了,个体完全被消融在社会整体之中。殊不知,这样理解的 整体#,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评的 虚幻的共同体# 。

马克思主义在正义的价值基点上是以个人作为着眼点、出发点和归宿的。马克思指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告: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明白无误地表达了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强调的是个体性)对于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强调的是整体性)的价值优先性。正是出于这样的价值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把正义的主题理解成社会制度的正义而不是个人行为的正义。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正是因为它使一部分个人处于少数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下,从而失去了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他们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正是为了改变这种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社会状况,为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把个人作为思考正义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一样持有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自由主义持有一种原子主义的个人主义,把个人看成是先于社会的存在,认为在社会形成之前人类即以个人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状态之中,而社会只是个人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是个人的机械组合。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与个人看成是相互依赖和互为本质的。从相互依赖的关系来看,个人是社会的细胞,而社会则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个人社会固然不可能存在,而没有社会个人也不可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从互为本质的关系来看,社会的本质固然在于它是 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而人的本质也在于它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著名论断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在现实性上,每一个人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他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其二是指,在理想性上,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中,积淀和凝聚着社会的要求和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本质。正是从这种人的本质观出发,马克思批评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是建立在人与人分离的基础上的,因而是狭隘的。 这里所说的人的自由,是作为孤立的、封闭在自身的单子里的那种人的自由。,,自由这项人权并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与人分离的基础上。这项权利就是这种分离的权利,是狭隘的、封闭在自身的个人的权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群体(社会)来消融个体,自由主义是用个体来化简社会,那么马克思主义则是把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而内置于个人之中。因此,虽然从表层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一样从个体出发来思考社会制度的正义,但从深层来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由主义的个人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一个人可以代表所有人,因此他们所理解的正义也是抽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个人是具体的、存在着各种社会规定性的,因此它所理解的正义是具体的,它致力于联系人的社会地位和现实状况来具体地考虑个人的自由、人与人之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8页。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7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