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7-10-31 22:32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儒家优秀文化


【摘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有机统一,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儒家优秀文化
【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KS006
【分类号】:G122;A8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奉林;儒学在台湾[J];世界知识;2005年19期

2 李承贵;现代背景下的儒学开展方向——百年来儒学开展方向主要论说及评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方同义;;儒学社会价值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前景展望[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徐德莉;;论宋恕对理学的批判及其改造儒学的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彭耀光;;儒学的当代诠释——读《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秦锋祥;;儒学的发展前景与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辛鸣;;儒学与现代化同构阐幽[J];东岳论丛;1989年04期

8 杨荫楼;试论唐代儒学的复兴[J];齐鲁学刊;1990年03期

9 唐永进,王定璋;对儒学的展望[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10 阮才书;儒学的价值观与21世纪的越南新人[J];哲学研究;199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平;;今天应当如何普及儒学[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沈小勇;;浙江儒学的知识传统及其现代价值[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夏乃儒;;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承贵;;活在生活中的儒学[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一辑)[C];2011年

6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7 施炎平;;从“成人之道”看儒学核心理念及其价值[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10 郭荣丽;;儒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作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好光邋同济大学教授 邵龙宝;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普及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 汤一介;期待21世纪儒学有新的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马来平;儒学创新的着力点[N];联合日报;2014年

4 左岸;“百姓儒学”,,掌声之后贵在坚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5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百姓儒学”给乡村增添“道德营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林桂榛;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4年

7 刘荣芝;《儒学引论》简介[N];河南日报;2003年

8 汤拥华;儒学何以获得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解读儒学的一个独特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蔡报文;儒学与现代民主[N];珠海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4 周红;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爱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沈尚武;叶适儒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益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与孔孟儒学实践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卢珊;儒学与西学的交融互释:严复核心观念疏解[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维娜;刘少奇儒学观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燕;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孔霞;略论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演进[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7 黄伟;反思与回归—梁启超儒学思想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8年

8 左康华;儒学传播实现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昀;略论儒学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金亮;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4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24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