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述论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述论
【摘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国家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对外开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同时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对外开放思想在他们两人的思想理论体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虚心借鉴国内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比较其异同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与现实启迪。全文共分为五部分进行梳理与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提出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几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概述,主要就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产生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第三部分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概述,主要针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产生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以及实践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将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第五部分,着重探讨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意义以及对当代和未来的启示。 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和完整地掌握两人在该领域的理论成果,还有助于我们对两人对外开放思想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刻地领悟,对当代和未来我国对外开放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对外开放思想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A8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0-11
- 一 选题依据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1-18
- 一 国内关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11-13
- 二 国内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13-15
- 三 国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的研究现状综述15-18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8-20
- 一 研究方法18-19
- 二 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概述20-34
- 第一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轨迹20-23
- 一 萌芽阶段20-21
- 二 形成阶段21
- 三 成熟阶段21-22
- 四 曲折发展阶段22-23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23-30
- 一 政治方面23-24
- 二 经济方面24-27
- 三 文化方面27-29
- 四 军事方面29-30
- 第三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特点30-34
- 一 鲜明的国家主权观30-31
- 二 坚定的独立自主观31-32
- 三 科学的实事求是观32-34
- 第三章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概述34-47
- 第一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34-37
- 一 萌芽和酝酿阶段34-35
- 二 形成和确立阶段35-36
- 三 深化和完善阶段36-37
- 第二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37-41
- 一 政治方面37-38
- 二 经济方面38-39
- 三 文化方面39-41
- 第三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特点41-44
- 一 时代性41-42
- 二 实践性42
- 三 原则性42-43
- 四 创造性43-44
- 第四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实践价值44-47
- 一 破除了僵化思想与教条主义44-45
- 二 促进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45
- 三 优化了国内外资源配置45-46
- 四 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46-47
-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比较47-59
-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共同点47-54
- 一 理论基础相同47-49
- 二 根本目的相同49
- 三 坚持原则相同49-52
- 四 部分内容相同52-54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不同点54-59
- 一 时代背景不同54-55
- 二 广度不同55-56
- 三 侧重点不同56
- 四 形式不同56-57
- 五 认识程度不同57-58
- 六 实践深度不同58-59
-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迪59-66
-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意义59-61
- 一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意义59-60
- 二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意义60-61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启迪61-66
- 一 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62
- 二 绝不能损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62-63
- 三 正确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63
- 四 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63-64
- 五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64
- 六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64-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斌;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黄宝玲;;试论江泽民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司马骅;朱有铭;;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与实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梁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初探[J];岭南学刊;1995年02期
5 王贵岭,,宗照航;试论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J];探索与求是;1995年05期
6 李军林;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超越[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杨斌;谈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J];理论界;2003年03期
8 林晓燕;;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对外开放思想历史演进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镜清;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10 张玉山;谈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云;;陈云独具特色的对外开放思想[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5年
2 俞正;;述评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之于现代中国开放[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倬林;;略论孙中山先生的对外开放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厉无畏;;当代经验丰富发展了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5 周海龙;;孙中山对对外开放必要性的认识[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一冰;;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论析[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7 马继胜;扈树生;史守中;;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石广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历史作用——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之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4年
9 袁礼辉;;试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丰文;;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N];新疆日报(汉);2008年
2 尚言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N];人民日报;2004年
3 尚言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N];国际商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瑾;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2 安晶;列宁对外开放思想及当代价值[D];渤海大学;2013年
3 张玉伟;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4 张雅娟;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夏建文;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彭燕林;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与广东实践[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7 王高举;孙中山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朱媛;列宁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胡陈芳;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10 熊晓燕;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25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2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