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探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探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后期海德格尔极为关注并提出许多质疑之作,国内外学者对其中一些论断也存在普遍的误读。其实,马克思在其中表述了德国哲学在宗教批判结束之后,黑格尔哲学也仅仅达到"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其所代表的德国哲学表现出了不彻底性和非现实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通过实践以"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由此展示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并在现实性中实现哲学和无产阶级的人类回归。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性 彻底性 人 转向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技术社会的责任价值研究”(2012B15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6;B0-0
【正文快照】: 海德格尔在晚期曾非常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几句话:“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他认为“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以这个论题为依据”,只能把“马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F.费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喜剧美学理论中一个经典命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2 吕国忱;实践三要素及其转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1期
3 侯铁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再理解[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庞海坡;;论从认识主体到实践主体——主体的社会性凸现的必然结果[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张爱波,王霞;应深刻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武锡申;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年08期
8 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9 仲红卫;论马克思《手稿》中“人”的概念[J];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10 卢斌,晓颜;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周林东;;解读“自然辩证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4 姚定一;;一个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神话——评“马克思颠覆了形而上学”[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本炬;;论马克思哲学批判创新的主体精神境界[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6 杨X;;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公式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学说[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王勤;;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人学研究方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潘天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赞梅;;实践本体论与实践美学——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美学转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罗郁聪;;唯物史观与现代社会形态“趋同”发展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仰海峰;马克思的“哲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2 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N];文汇报;2000年
3 韩立新 清华大学哲学系;从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剖析性交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孙伟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立足时代 自觉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丁匡一;“时代精神”与马克思的哲学观[N];吉林日报;2006年
6 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N];学习时报;2009年
7 聂锦芳;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N];光明日报;2004年
8 卢周来 学者;世界的历史的眼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下)[N];学习时报;2009年
10 莫雷 南开大学哲学系;政治哲学发展与唯物史观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4 蔡成效;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D];武汉大学;2004年
5 曹万成;海德格尔前期此在观与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7 张宏;从“唯一者”到“现实的个人”[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有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杨兆山;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燕;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s,
本文编号:1134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