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
本文关键词: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土木 >> 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
□ 章仁彪%李春敏
摘 要:“空间及其生产” 始终是大卫·哈维关注的核心问题 , 作为当代西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
哈维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空间探索传统 ,将 空 间 问 题 作 为 理 解 当 今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重 要 方 面 ,并 尝 试 将 空 间 作 为一个积极的因素纳入到历史唯物主 义 的 分 析 和 阐 述 框 架 之 中 ,这 个 逻 辑 主 线 贯 穿 于 哈 唯 关 于 “空 间 与 资 本 积累”、“不平衡地理发展”、“时空压缩与弹性积累”的理论分析中。 哈维的分析视角是多维的,其研究领域涉及 当代社会的各种空间形态,从“全球化”到“日常生活”、从“资本积累的全球经济空间”到“后现代的文化空间”, 而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哈维空间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在各种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强势中,哈维开辟了 一条新的空间批评话语,提供了一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化有益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大卫·哈维;空间;空间生产;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1-0055-06
大卫·哈维是当代西方有影 响 力 的马 克 思 主 义 者。 作为一个地理学家,哈维曾醉心于实证主义地理 学研究,他早年出版的《地理学中解释》长 期 被 誉 为 地理学界的经典著作。 使哈维的理论研究发生重要 转向的契机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与 70 年代初美国和欧 洲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 使城市成为一个各种 社会矛盾聚集的空间, 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地理学研 究显然无法为其提供理论支撑, 于是哈维开始尝试 寻求一种辩证的、综合的、人文的视野,为 传统 地 理 学注入人文底蕴。 在游学法国期间,哈维接受了法国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这种 选择诚如哈维自己所言,是因为“发现马克思主义是 现 有 的 全 部 理 论 体 系 中 最 具 有 说 服 力 的 ” [1] (P3), 从
的解读对我们认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变 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 空 间 理论 的 关注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空间生产何以可能? 对于空间以及空间分析 而 言 ,哈 维绝 对 可 以 称 之为一个开拓者之一。 从理论沿革的角 度 看 ,哈 维 空 间 思 想 体 系 的 形 成 离 不 开 列 斐 伏 尔 在 20 世 纪 70 年代开启的空间生产的分析路径 ,列斐伏 尔 最 先 提 出了 “空间生产”, 并将其 作 为 城 市 空间 研 究 的 起 点 。 哈 维 翻 译 了 列 斐 伏 尔 空 间 思 想 的 代 表 作—— — 《空 间 的 生 产 》,对 列 裴 伏 尔 关 于 “都 市 是 一 种 空 间 的 生 产 过 程 ”的 论 断 给 予 较 高 评 价 ,并 认 为 列 裴 伏 尔“一直是努力将空间内容纳入到马克思 主 义 的 最 执著的作者。 ” [2](P337) 那 么 ,如 何 看 待 哈 维 视 野 中 的 “空 间 ”及 “空 间 生产”呢? 这里的“空间”是自然空间还是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是何以可能的呢? 让我们看一看哈维自 己 的 阐 述 :“空 间 和 时 间 实 践 在 社 会 事 务 中 从 来 都 不是中立的,它们始终都表现了某种阶 级 的 或 者其 他的社会内容,并且往往成为剧烈的社 会 斗 争的 焦 点” [3](P299)。 在这里,哈维至少向我们传达了三点 : (1 )
1971 年开始,哈维每年(只有一年 除 外 )都 组织 阅 读
马 克 思 《资 本 论 》的 小 组 ,他在 这 种 阅 读 中 受 益 非 浅 ,此 后 ,哈 维 不 断 尝 试 将 “空 间 ”作 为 一 个 积 极 因 素整合到历史唯物主义中, 哈维与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 卡 斯 泰 尔 斯 (Mamuel Castells ) 共 同 被 誉 为马克思城市空间理论的三剑客 ,而他 是 三者 中 明
确表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人 ,也是 坚 定 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研究 、注重进行 马 克 思 主 义文本解读的一位。 因此,对哈维的 空间 生 产 理 论
本文为同济大学“985 工程”二期城市发展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城市化理论与中国城市化战略”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章仁彪 (1950-) ,男,上海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敏 (1976-) ,女 ,内 蒙 古 呼 和 浩特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5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时间和空间具有社会内涵 ,实践是这 种 社 会 内 涵的 基础 , 诚如哈维自己所言 : “时间和空 间 的 客 观 性在 各种情况下都是由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实践活动所 赋予的。 ” [3](P255)(2 )时间和空间是特定社会关系的载 体,时空关系是社会体系的结构性特征。 因此,空间 决 不 只 是 被 动 的 人 类 活 动 的 “容 器 ”;(3 )时 间 和 空 间直接参与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建构 ,时间 和 空 间 的 控制、占有、分配关系体现着社会的权力结构。 由此 可 见 ,哈 维 视 野 中 的 “空 间 ”主 要 是 一 种 社 会 空 间 , 这种社会空间是建立在自然空间基础 上 的 、并 通 过 人类活动创造的“人化”的空间,是作为人 类 对 象 化 活动产物的空间。 “空间”之所以可以被生 产 出 来 , 就在于空间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意蕴 ,“空间 的 生 产 ” 本身也就成为建构和维系特定社会关 系 的 途 径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空 间 的 生 产 ”不 仅 是 可 能 的 ,更 是 必 要的。 因此,“每个社会形态都建构客观的空间和时 间概念, 以符合物质与社会再生 产的 需 求 和 目 的 , 并且这些概念来组织物质实践。 ”
[4](P377)
要针对一些特定问题,比如:民族自决、城 市 与 乡 村 的 关 系 、帝 国 主 义 殖 民 体 系 对 空 间 的 争 夺 等 ,但 这 些空间分析均未能构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空间生 产 过 程 的 元 理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作 为 一 个 基 本 理 论 体系在空间方面非常薄弱” [13](P106), 而对社会空间关 系的关注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出发点 之一,因此,哈维所要做的就是将“空间”及“空 间 生 产” 作为一个积极的因素整合到历史 唯 物 主 义 中 , 将历史唯物主义上升到“历史 -地理唯物主义”。 哈 维 将 城 市 作 为 其 空 间 思 考 的 起 点 ,《社 会 正 义 和 城 市 》是 哈 维 关 于 空 间 的 第 一 本 论 著 ,哈 维 通 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探 讨 了 空 间形态、城市地理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剥 削 之 间 的 关系,这部著作也使哈维一跃成为马克 思 主 义 地理 学的杰出代表。 1982 年哈维出版的《资本的界限》继 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空间分析的方 法 论 ,该 书尝 试“从空间角度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赋 予《资 本 论 》和 资 本 主 义 以 一 种 具 体 的 空 间 视 野 ,这 在 理 论原创方面是一项主要的壮举。 ” [10](P127)此后,哈维陆 续 完 成 了 《意 识 和 城 市 经 历 》和 《资 本 的 城 市 化 》等 著 作 ,将 资 本 积 累 、阶 级 斗 争 与 城 市 空 间 研 究 结 合 起来,开创了城市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学 派 。 资 本 主 义条件下的城市空间的生产是哈维探 讨 的 重 点 ,那 么,这个空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哈维的回答是: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 城市建构环境的生产和创建过 程直接服从于资本积累的现实要求 ,资 本 对 利益 的 追逐直接塑造了资本主义城市的空 间 面 貌 , 因 此 , 对资本主义城市化的研究必须关注资本主义积累 过程以及生产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的变革。 此 后,哈维的空间分析领域从城市空间扩 展到 全 球 化 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以及后现代文化空间 ,在 这 个 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具体展 开 的 社 会 空间问题也成为哈维关注的焦点。 二 、不 平 衡 地 理 发 展 :对 资 本 主 义 空 间 生 产 的 当代批判 “不平衡地理发展” 是 哈 维 对 当 代 资本 主 义 进 行 空 间 批 判 的 重 要 维 度 ,哈 维 赋 予 “不 平 衡 地 理 发 展 ”巨 大 的 理 论 张 力 ,并 借 此 能 够 在 不 同 的 空 间 样 态中自由地转换和整合。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复杂和 最为突显的政治特征,不平衡地理发 展 是 缘 何 发生 的? 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有何关系? 哈 维首先要做的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寻找 理论支撑,他选择了《共产党宣言》。 作为一个“敏锐
既然时间和空间都具有 社 会 属 性 ,为 什 么 哈 维 选取了“空间”而不是“时间”作为探讨的主题呢? 这 固然离不开哈维作为地理学家的学术 背 景 ,但 更重 要 的 是 源 于 “时 间 ”相 对 于 “空 间 ”在 以 往 社 会 理 论 中的优势地位,福柯将这种优势概括为:“空 间 性 在 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 相 反 ,时 间 却 是 丰 富 的 、多 产 的 、有 生 命 力 的 、也 是 辩 证的。 ”
[5](P392)
“时间”一直是以往社会理 论 的 基本 维
度 ,从 康 德 以 来 ,哲 学 家 们 思 考 的 是 时 间 ,“与 此 相 应,空间遭到贬值,因为它站在阐释、分析、概 念 、死 亡、固定还有惰性的一边” [6](P152-153)。 韦 伯 、涂尔 干 和 马歇尔等社会学家一直优先考虑时间和历 史 ,这 使 得 “空 间 ”长 期 游 离 于 社 会 理 论 之 外 ,“批 判 阐 释 学 仍然被笼罩于一种时间性的万能叙事 (master-nar-
rative ),笼罩于一种历史的想像”
[7](P16)
。哈维注意到:
空 间 也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未 完 成 因 素 ,“马 克 思 经 常 在 自 己 的 作 品 里 接 受 空 间 和 位 置 的 重 要 性 …… 但 是 地 理 的 变 化 被 视 为 具 有 ‘不 必 要 的 复 杂 性 ’而 被 排除在外。 ” [8](P143)“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明显倾向于对 历史变革的研究而忽略了资本主义是如何生产自 己的地理学”
[9](P8)
,哈维认为,关于“空间生产”与 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辩证联系的分析在历史唯物主义 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具体展开 。 在马克思 、恩 格 斯 之 后,列宁和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对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体系的空间矛盾和斗争 、以及这种空间 斗 争 导 致的 中心 - 边缘结构有较多关注, 但他们的空间分 析主
5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的 地 理 学 家 ”,哈 维 立 即 察 觉 到 《共 产 党 宣 言 》中 的 空间维度,《宣言》详细地说明了资产阶级 如 何 既 创 造又毁灭它自己活动的地理基础 (生态的、空 间 的 、 文化的),并按照自己的面貌来创造一个 世 界 ,哈 维 将《共产党宣言》视为一种资本积累的地理 学 ,认 为 “关于地理的转型、‘空间定位(spatial fixes )’和不平 衡地理发展在资本积累的漫长的历史中的作用, 《宣言》包含了一个独特的论证 ”。
[11](P24)
此 ,哈 维 主 张 :要 认 识 二 战 后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城 市 发 展 的 新 动 态 , 如 : 逆 城 市 化 ( 效 区 化 )、 内 城 改 造 、特 大 城 市 化 ,就 要 认 识 资 本 积 累 和 不 平 衡 地 理 发展的这种辩证关系。 哈维对城市化和资本积累的 解释,开阔了对多种资本循环形态和 相 互 关 系 的认 识。
[13](P138)
地理不平衡发展还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世 界体系中,表现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通 过 生 产 要 素 的重新布局建构其权力体系。 哈维受到了华勒斯坦 “世界主义体系理论”的影响,将全球化 理 解 为 一 个 不平衡的时间和地理的生产过程,而这 个 生 产 过程 服从于资本的逻辑。 哈维认为,当代 资 本 主 义 的积 累方式区别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而呈现出 一 些 新 特 点 ,其 中 ,不 断 地 利 用 和 占 有 空 间 是 一 个 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空间”在这里发挥 着 转嫁 危 机和深化资本积累的双重作用 。 哈维 指 出 :资本 积 累必然物质地植入社会生态的生活之中 ,并把 剥 夺 性积累 / 贬值作为一个基本力量并入其中。
[14](P94-95)
马 克思 的 资
本 积 累 理 论 为 哈 维 关 于 “不 平 衡 地 理 发 展 ”提 供 了 方法论基础,哈维指出:如果没有内在于地 理 扩 张 、 空间重组和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种可能 性 ,资 本 主 义很早以前就不能发挥其政治经济系统 的 功 能 了 , 而在当代,资本主义正在通过新的空 间 重 组 不 断 生 产着“资本积累的全球历史地理学 ”,不 平 衡 地 理 发 展是资本积累空间布局的必然体现。 地理不平衡发展首先体现在资本主义的城市 化进程中,表现为城市空间恶性的频繁 改 造 。 哈 维 注意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主要关 注 的 是 资 本 在生产领域的流通,马克思虽然看到了 其 中 的 矛盾 和危机,但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已经有 了 转 移这 种 内在过度积累危机的办法,那就是将资 本 投资 转 向 次级循环,即将资本投资转向固定资产 和消 费 基 金 项目,包括城市建筑环境。 资本积累 次 级循 环 理 论 最初是由列斐伏尔提出的 ,列斐伏尔认为 次 级 循 环 是资本主义缓解初次积累危机的出路。 哈维对该理 论所作的重要发展是:资本投资向次 级 循 环 的 转移 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过度积累的问题。 这源 于城市建筑环境本身是一项长期的固 定 资 产 投资 , 如果这种投资没有及时在相应的时间内 收 回 ,资 本 就会贬值,这样资本必然要再流向利润 更 加丰 厚 的 地方,于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得不在保存 建筑 环 境 中原有资本投资的交换价值和破坏这些投资的价 值以开拓更大积累空间进行两 难 选 择 ”。
[12](P15)
地
理不平衡发展与等级性世界劳动分工体系密切联 系,由地理不平衡发展导致的空间差异 既 体 现为 以 领土组织单位的民族国家之间 ,也体现 在 连接 全 球 性劳动分工和功能分工中的地方性体系中 ,并 与 资 本积累的特定要求相适应 。 比如:在 当 代欧 美 城 市 中 心 区 出 现 的 “去 工 业 化 ”就 是 以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把制造业更多地转移到第三世界地区 为 前 提 的 。 哈维指出:全球空间关系的建构与再建 构 是 资 本 主 义 体 系 得 以 维 系 至 今 的 重 要 手 段 ,因 此 ,只 有 通 过 对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理解才能使我们更加充分认 识 到 当 前 资 本 主 义 全 球 化 的 激 烈 矛 盾 ,同 时 ,我 们 更 应 该 认 识 到 :“社 会 主 义 的 普 遍 主 义 必 须 通 过 地 方性的特别需求、关注和渴望之间的协 商 才 能得 以 建立” [11](P56)。 全球化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政治法 律体系, 以及文化结构和生活方 式置 于 危 险 之 中 , 从而把财富、权力和政治经济机遇集中 于 一 些 特殊 地点和有限的少数人,这种“全球地方化”的 现 象值 得我们关注。 而新自由主义作为以利润为中心的资 本 积 累 体 制 ,不 但 不 能 消 除 这 种 不 平 衡 ,反 而 使 这 种不平衡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 于是,哈 维 站 在 新 左 派 的 立 场 提 出 :“不 平 衡 地 理 发 展 需 要 从 它 们 的 资 本主义镣铐中解放出来”。
[11](P84)
哈维
提出了资本积累的第三次循环理论 ,即 个 人资 本 无 力承负的科技的投入、保证劳动力再生 产的 各 项 社 会开支,以及意识形态、军队方面的投资。
[12](P3-8)
第三
次循环涉及到资产阶级的整体的长远 利 益 ,国 家机 构在资本循环的第三次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哈维 认为,资本过度积累的趋势继续存在 于 第 三 次 循环 中,资本主义的危机一开始表现为包括 城 市 建筑 环 境在内的物质资产的贬值 ,进而影响到 生 产和 消 费 耐用品,并最终波及到医疗保健、教育、军 事等 社 会 支 出 领 域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资 本 主 义 的 危 机 形 态 也 从局部型危机、转换型危机演变为全 球 型危 机 。 因
最后, 地理不平 衡发 展 还 体 现 在 当代 的 日 常 生活中,表现为资本对当代日常生活空间 的 全 面 渗 透,以及由于这种全面渗透所导致的生 活 空 间 的 破 坏。 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的三种 活 动 类 型 :物
5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质性空间生产活动(经历)、空间的标识(感 知 )和 标 识性空间(想像),哈维在此基础上增 加了 三 方 面 的 内容:“可接近性和距离”、“空间的分 配 和使 用 ”、以 及“空间的统治和控制”。 “可接近性和距离”不仅体 现为与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相关的交通体系和城 市网络,更指向了“距离”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 ,“空 间的分配和使用” 既关涉城市建设环 境 的 变 化 ,又 体现为城市社会空间中的人际距离和空间等级, “空间的统治和控制” 表现为国家和 行 政 部 门 的 空 间划分、排他性社会或邻里的建构 等
[1](P262)
维并没有把“时间”排除于外。 他指出:后 现 代 主 义 的复杂运动伴随着与现代性截然不同 的 时 空 体 验 , 哈维将这种时空体验称之为“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 。 所谓“时空压缩”是一种在后现代条件
下 不 可 阻 挡 的 时 空 维 度 的 变 化 趋 势 :即 “朝 向 周 转 时间的加速(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世界,都 倾 向 于 变 得更快)和空间范围的缩减。 ” [4](P389)这种时空变换完 全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体验 ,并以 特 有 方 式 掩盖 了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关系。 “时空压缩”是如何发生的呢? 哈维的解读依然 是马克思主义式的,他站在历史唯物 主 义 的 基 本立 场上,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入手探 讨 后 现代 时 空变换的政治经济基础 。 哈维认为,马 克 思 关于 资 本 的 本 性 在 于 “用 时 间 来 消 灭 空 间 ” [15](P16) 的 论 断 仍 然适用于当代的资本主义研究,不断缩 减 资 本 流通 时间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实现资本积累和增殖的 重要方式。 而当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 发 展 为 “资 本 用 最 短 的 时 间 克 服 空 间 障 碍 ”提 供 了 充分的可能,使之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发生 激 进 式 蜕 变,于是,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 :交织 着 时 空 纬 度的世界“显得是内在地朝着我们崩溃了” [3](P300)。 从 形式上看,“时空压缩” 使空间障碍越来 越 不 重 要 , “空间”似乎没有被凸显反而被淹没了,而 实 际 上 当 空间壁垒不再重要,资本对空间内部场 所 的 多 样 性 和异质性反而会越来越关注 ,这使“空间生 产 ”成 为 后现代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载体。 如上所述,资本积累是 后 现 代 主 义条 件 下 时 空 体验变化的根本动因,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的 基 本 规 律继续在在后现代条件下历史的 - 地理的发展中作 为一种不变的塑造力量发挥着关键作用 ,哈 维接 下 来要探究的就是:资本积累在由现代主 义 向后 现 代 主义的转变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如何生 产出后现代话语的? 他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积累模 式以 1973 年为界发生了重要的 变 化 ,在此 以 前 采 取 的 是 “ 福 特 —凯 恩 斯 体 制 ”, 哈 维 称 其 为 一 种 “ 刚 性 ”积 累 模 式 ,它 的 特 点 是 大 规 模 的 生 产 模 式 和 相 对 固 定 的 资 本 积 累 体 制 ,标 准 化 、规 模 生 产 和 劳 工 稳 定 性 是 “福 特 —凯 恩 斯 体 制 ”下 生 产 组 织 的 基 本 原 则 ,这 种 体 制 不 仅 有 其 经 济 指 向 ,而 且 代 表 着 一 种全面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一种新的理性 化 的 、现 代主义的和平民主义的民主社 会 ” [3](P167),“福 特—凯 恩斯体制”曾带来了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 然而,从 1965 年到 1973 年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 矛盾开始激化,“福特—凯 恩 斯 体 制”也 在 1973 年 以
。 这六个
指标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空间活动的微观分析视 阈 ,它 们 通 过 嵌 入 到 社 会 关 系 结 构 中 ,影 响 当 代 人 的日常生活。 哈维秉承了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 批 判 理 论 的 分 析 路 径 ,同 时 ,哈 维 的 分 析 视 角 又 是 多维的,这种日常生活的破坏体现在当 代 人 的 衣食 住行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与当代人的生 活 状 态息 息 相 关 的 城 市 建 设 、居 住 生 态 、能 源 环 境 、社 会 心 理 、 价 值 信 仰 等 ,当 资 本 成 为 主 宰 一 切 的 逻 辑 ,并 把 每 个人都纳入到其中,必然带来人的存 在 论 困 惑。 日 常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形态 ,因 此 必 须努 力 消除资本积累和传统权力对它的控制 ,使 之朝 向 正 义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点上, 哈 维 与 列 斐 伏尔 、福 柯、吉登斯在理论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三、对后现代主义的空间阐释 对后现代主义的空间阐释是哈维空间思考的 重要内容,这种探讨秉承了马克思主义 空 间 探 索 传 统,通过把后现代状况纳入到历史唯物 主 义 的 分析 和阐述框架之中,试图开辟一种新马克 思 主 义的 表 述。 区别于鲍德里亚“作为符号体 系 的 后 现 代”,以 及詹姆逊“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 辑 的 后 现代 ”, 哈维较多关注后现代状况的政治经济基础。 哈维注意到:空间在现 代 主 义 视 阈下 往 往 被 淹 没在 时 间 - 历 史 维 度中 ,与 此 相 适 应 , 衡量 社 会 进 步 的尺度往往建构于时间维度之上 ,而后 现 代 主 义 者 却倾向于把 “空间” 视为某种独 立 自主 的 东 西 ,比 如:后现代主义美学关注的就是 “时间空间 化 ”的 问 题 , 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启发了哈维的空间分析,使 他 能 够 以 “空 间 ”为 载 体 打 通 从 现 代 主 义 向 后 现 代 主义的壁垒 , 但哈维并不认可那种将“现代性等同于 时间性,后现代性等同于空间性”的流行观 点 ,在哈 维 看 来 ,“在 现 代 主 义 广 泛 的 历 史 与 被 称 为 后 现 代 主 义 的 运 动之 间 更 多 的 是 连 续 性 , 而 不 是 差 别 ” [3]
(P155)
在以“空间”作为后现代主义分析的突破口时,哈
5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后 走 向 崩 溃 ,而 让 位 于 另 一 种 更 为 灵 活 的 “弹 性 积 累”模式(哈维也称之为“后福特主义”),表 现 为 “劳 动过程、劳动力市场、产品和消费模式的弹性。 它以 全 新 的 生 产 部 门 、提 供 金 融 服 务 的 新 方 式 、新 市 场 的 出 现 ,以 及 商 业 、技 术 和 组 织 创 新 速 率 的 极 大 强 化为特征。 ” [3](P119)这种新的积累和管理 模式 内 涵 着 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因 素 ,体 现 在 劳 动 管 理 、劳 工 市 场 、产 品 和 消 费 方 式 等 各 方 面 的 一 系 列 重 要 转 变 ,比 如 :弹 性 工 作 时 间 以 及 合 同 制 就业者的增加,柔性管理、文化的多样性等 ,资 本 积 累模式的这种变迁塑造了新的时间和 空 间 形 式 ,进 而影响到人们的时空体验 。 一方面,伴 随 着 更 加 灵 活 的 积 累 模 式 ,生 产 技 术 、消 费 与 政 治 经 济 实 践 在 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周转速度不断加快 ,使 人 们 感受 到 “时 间 的 压 缩 ”;另 一 方 面 ,劳 动 力 的 全 球 流 动 和 货币流通的国际化也使空间障碍几近消 失 ,也 使人 们产生了“空间压缩”之感。 时空体验的这种变化最 终导致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全球资本流动的空间 内部的不平衡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在 文 化 上的 表 现就是后现代主义话语的流行。 以这种新的时空体 验为中介,“福特主义的现代主义相对稳 定 的 美 学 , 也开始让位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一切骚 动 、不 稳定 和 短 暂 的 物 质 ,这 种 美 学 赞 美 差 异 、短 暂 、表 演 、时 尚和各种文化形式的商品化 。 ” [3](P201-202) 社 会文 化 心 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 个 人 和 集 体 的 认 同 的 构 建 开 始 凸 显 ,民 族 主 义 、地 方 主 义 的 回 温 可 视 作 是 对 “时 空 压 缩 ”所 引 起 的 空 间 防 御 力 降低的一种政治反应。 相比之下,吉登斯的“时空分 延 ” (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 及 “脱 域 ”(disem- bedding )机 制 虽 然 主 要 立 足 于 现 代 性 的 探 讨 ,但 其 同 样 传 达 了 “流 动 空 间 ”将 取 代 “地 方 空 间 ”的 发 展 态势,以及由这种“空间转换”所带来的弹 性 生 产 模 式的变革,在这里,“时空分延” 及“脱域”是现代 性 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机制。 可以看出:无论 是 吉 登 斯 的晚期现代性理论还是哈维对于当代资本积累方 式的探讨,“空间”都是他们不能绕开的一 个 理 论 结 点。 以 上 分 析 使 我 们 看 到 :哈 维 在 “弹 性 积 累 —时 空压缩—后现代主义文化样态 ”三 者 之间 建 构 了 一 个 辩 证 的 动 态 结 构 ,“时 空 压 缩 ”成 为 沟 通 “弹 性 积 累”和后现代文化样态之间的桥梁 ,“‘时 空压 缩 ’侧 重于把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速当作带有普遍意义的 资本主义发展动力” [16](P173), 它向前延伸可以从资本 积累模式中寻找其社会经济基础 ,坚持 了历 史 唯 物
主义的基本立场;向后延伸可以表现 为 后 现 代 的各 种文化样态, 保持了与各种后现代主义话语的沟 通。 哈维的最终结论是:当前的后现 代 主 义 不 过证 明“我们在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动力之 核 心 的通 过 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之中,经历了又一 个 猛烈 的 回 合。 ” [3](P367) 四、理论评价 “空间研究” 日益 成为 当 代 社 会 科 学研 究 的 一 种新的理论转向,这种空间转向直接提出 了 包 括 历 史唯物主义在内的现代性哲学话语之 “时 间 优 先 于 空间的偏好”的质难。 在这个背景下,哈维的空间生 产理论无疑提供了一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 代化有益思路和启示, 作为一名新 马 克 思 主 义者 , 哈维对空间的思考是卓著的 。 他敏锐 地 意 识 到:空 间问题是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 方 面 ,并 尝 试 以 “空 间 ”为 主 线 ,以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为 理 论 工 具 , 阐释马克思理论中所蕴涵的空间化思想 ,这 使他 的 空间分析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从内容体系讲,哈维以 马 克 思 对 资本 主 义 生 产 方式的分析为立足点, 从资本积累的空间维度入 手,探讨了空间在资本主义体系形成和 发 展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在 此 基 础 上 ,将 空 间 关 系 以 及 全 球 空 间 经 济的再建构作为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 基 本 条件 , 向我们展现了空间分析多维的理论视角。 在“空间” 正在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积累一种新的重要手段的 语境下, 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既是一种有益的提 醒,也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积累的全球 性 提 供了 一 种新的视角。 哈维的研究领域涵盖 了 从 “城 市化 ”、 “全球化”到“日常生活”、从“资本积累的经济 空 间 ” 到“后现代的文化空间”等多种空间样态,哈 维 在 各 种空间形态之间的自由穿梭充分彰显了其空间分 析所特有的理论张力。 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中既有 对空间哲学层面的思考,也包涵对空 间 的 政 治 经济 学解读。 作为西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 主 义 者 ,哈维 的空间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 理论、阶级斗争理论、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使 其在 新 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 。 在各种 后 现 代主 义 、 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强势中,开辟了一条 新 的空 间 批 评话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 的学 术 影 响 力 的 提 升 ,为 我 们 在 寻 求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新 的 生 长点”提供了一种理论启示,“提出了一条通 往 后 现 代 世 界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途 径 …… 在 后 现 代 世 界 中 开始的断裂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一种更新或重
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
建的可能性。 ” [17](P237) 从方法论角度讲,哈维在 对 马 克 思主 义 进 行 文 本解读的基础上, 十分注重对其方 法论 的 继 承 ,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贯穿始终 。 哈维 将 “空 间 分 析 ”置 于 特 定 的 社 会 关 系 中 ,这 既 使 他 的 研 究 始 终 保 持 着 一 种 面 向 实 践 的 积 极 姿 态 ,体 现 了 “改 造 世 界 而 不 是 解 释 世 界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旨 趣 ,也 为 其 空 间研究注入一种价值目标 ,那就是通 过 对 当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空 间 批 判 ,关 注 人 的 空 间 生 存 样 态 ,探 寻 人 类理想的社会空间模式, 将空间及其生产作为其 “人性化社会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 ,他 将 城 市空间作为资本积累和阶 级 冲 突集 中 的 场 所 ,将 “地理不平衡发展” 视为全球范围 内资 本 积 累 的 必 然结果等,都使他对当代资本主义城 市 社 会 和 全 球 化保持着一种现实的批判态度,这种旗 帜 鲜 明的 批 判立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精神 ,使 他 的研究区别于以功能主义、教条主义和 原教 旨 主 义 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开辟了一种新 马 克 思 主 义的表达,并在全球理论空间中占有一 席 之 地 。 除 此以外,哈维在建构其空间分析理论体 系 时 注 重 辩 证法的运用,将抽象与具体 , 特殊与一般有机结合起 来,比如:他对空间的分析始终与时间 - 历史维度结 合 在 一 起 ,并 没 有 顾 此 失 彼 ,而 是 在 其 社 会 批 判 理 论中努力构建两种维度的平衡,探讨资 本 在 重塑 空 间和时间的作用。 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也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从目前全球 化的空间格局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 义 国 家 在 空间 生 产 、空 间 占 有 、空 间 分 配 、空 间 消费 处 于 优 势 地 位 ,而 发 展 中 国 家 则 处 于 被 动 的 劣 势 地 位 ,如 何 看 待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发展 ,如何在全 球 空 间 中谋 求 空 间 正 义 ,构 建 人 类 的 和 谐 空 间 ,是 摆 在 我 们 面 前的重要课题。 从中国的发展现实来 看 ,中 国 已进 入以空间资本化为特征的空间矛盾的凸 显 期 ,这 种 矛盾包括: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传统 城 乡二 元 结 构所引发的新的空间矛盾和冲突 ,空间 和谐 是 和 谐 发展的应有之义。 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空间是 一项全新的伟大实践,而全球化与城 市 化 是 当 代中 国发展面临的两个基本空间维度 ,时代 呼 唤 对当 代 中国空间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而 哈维 的 空 间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哈维的空间批判理论曾 经 引 起 众多 批 评 ,这 种 批评较多来自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哈 维 的 空 间 生 产 理 论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空 间 拜 物 教 ”和 一 种 空 间 的
“结构决定论”,但这种批评无法掩 盖哈 维 在 空 间 分 析方面的理论贡献。 事实上,我们对于 任 何 理 论 体 系的解读和借鉴都需要一种辩证的态度。 对于空间 批评理论而言, 问题的提出远比 解决 更 为 重 要 ,而 这正是哈维及其空间生产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Harvey,David.1989.The Urban Experience.Oxford
UK&Cambridge USA::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译文参考
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2 ]Harvey,David.1982.The Limits to Capital.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3 ][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
书馆 2003 年版。 [4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5 ]福柯:《地理学问题》,转引自夏铸九 , 王 志 弘 编 译 :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湾明文书局 2002 年 版。 —福柯访谈录》, 严锋 [6 ][法] 福柯:《权力的眼睛——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7 ][美]爱德华· ·苏贾:《后现代地理学—— —重申批 W 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2007 年版。
Harvey,The Geopolitics of Capitalism. Derek Gregory,John Urry.eds.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ibid.
[9 ]Harvey, David.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
[8 ]David
perience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10 ]孙 江 :《“空 间 生 产 ”—— 马 克 思 到 当 代 》,人 民 —从 出版社 2008 年版。 [11 ]大 卫·哈 维 :《希 望 的 空 间 》,胡 大 平 译 ,南 京 大 学 出版社 2006 年版。 [12 ]Harvey,
David.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Ltd.1985. [13 ]高 鉴 国 :《新 马 克 思 主 义 城 市 理 论 》,商 务 印 书 馆 2006 年版。 [14 ]David Harvey,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
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VersoLondon,NewYork, 2006.
[15 ]马克思 ,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 卷 ( 下 ) , 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6 ]冯雷:《理解空间》,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年版。 [17 ][美]瑞泽尔·乔治:《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 社 2003 年版。
(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 ) ( 责任编辑:夏 也 )
60
本文关键词: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