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发布时间:2017-11-30 11:3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市民社会 理论 批判


【摘要】:市民社会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意识之一。对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可以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变革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充分以哲学发生的革命为基点,来探寻市民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从而创立广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同时,马克思也深入理解黑格尔哲学,创立狭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从而为哲学革命做出新的贡献。文章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提出及马克思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深刻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山西运城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分类号】:A81;D032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涣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2 李亿;钟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范式探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例[J];天中学刊;2012年04期

3 贾义文;;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吴楠;;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阙中的市民社会理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5 王浩斌;;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孙伯揾;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秀龙;白均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J];商;2016年23期

2 康永超;;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张振鹏;;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8年04期

4 王浩斌;;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浩斌;;民族的“时代精神”作为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科意识”的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其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脉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2 朱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J];哲学研究;2004年01期

4 孙伯揾;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郁建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6 党国英;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J];书屋;2001年12期

7 王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8 郁建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人文杂志;2000年03期

9 张一兵,汪浩斌;马克思真的没有使用过“资本主义”一词吗?[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10 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美贵;早期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渊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1期

2 李婷;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J];社科纵横;2004年05期

3 黄小英;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治意义[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白立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求实;2006年07期

5 白立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王代月;;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年09期

7 王陶;;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及对唯物史观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杨巧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时代价值探析[J];理论学刊;2009年04期

9 蔡其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脉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易承志;;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回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王聪;;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理论的法哲学启示[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3 汪宁;项丽敏;;构建公民社会——俄罗斯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志海;市民社会理论与晚清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大学教师 周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是亟待弘扬的传统[N];东莞日报;2010年

3 刘雪松;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4 记者 塔娜;北方社科院青年学者哲学论坛在哈尔滨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予姝;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穆方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中国化阐释[D];复旦大学;2011年

3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4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8年

2 董雷;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3 穆松翠;市民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宿亮;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富鑫;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市场经济价值[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常媛;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邓玉生;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1年

9 李文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孙淑;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3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