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看当代科技异化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看当代科技异化问题
【摘要】: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开始高调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类从科学技术中获得的新技术、新理论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在带给我们巨大发展的同时,它的负效应也在与日俱增。生态问题、社会危机、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科技在人们的手中慢慢展现出一种背离正常态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异化现象。我们将借助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来阐述科技异化的表现,并尝试对这种异化的缓解和引导科技发挥正效应提出对策。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简述“异化”现在一般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1]。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时代,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于异化问题研究的影响,又结合当时私有制的经济事实,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丽瑾;;试论卢卡奇物化理论中的科技伦理问题——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人文关怀[J];学理论;2011年17期
2 陈首珠;夏保华;;纳米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建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彭云;;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早期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手段[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强以华;魏忠明;;趋合还是疏离:现代技术的伦理抉择与技术伦理学的困境突围[J];理论导刊;2015年02期
2 马科伟;;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哲学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思鸿;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祚;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兆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2 杨名刚;;现代科技与自由价值关系的疏离及其融合[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武戈;;卢卡奇“物化”学说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09年10期
4 狄仁昆,曹观法;雅克·埃吕尔的技术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李红珍;;人性的异化与回归:弗洛姆人性异化论新探[J];东南学术;2013年03期
6 李杨;;科技伦理研究的三重向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王天成;;黑格尔知性理论概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8 郭冲辰,陈凡;技术异化的价值观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9 王国豫;龚超;张灿;;纳米伦理: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10 沈电洪;王孝平;;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霞;;科技异化刍议[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陈翠芳;;论全球化与科技异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3 龚丽娜;陈翠芳;李建平;;现代战争中的科技异化[J];学习月刊;2010年14期
4 田惠;程本学;;科技人化:扬弃科技异化之路[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5 周立秋;;科技异化的实质及根源的深层解读[J];长白学刊;2013年05期
6 赵远琪;;科技异化的防范与政府责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陈翠芳;王翠;;马克思“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张亚静;;科技异化及其应对之策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史少博;;功利主义与科技异化[J];理论学刊;2008年06期
10 王宁;;论“科技异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红霞;;近代西方哲学与科技异化——兼论哲学的本义[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2 吴伦水;张烨;周琦然;;科技异化的哲学思考[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巍;;刍议科技异化与科技生态化[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4 王爱豫;;论科技异化产生的哲学根源及其和爱化解[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士青;科技异化的法律治理路径[N];湖北日报;2010年
2 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博导 徐汉明;研究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力作[N];湖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2 孙秀云;论科技时代人的发展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禹泓;科技异化论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毛献峰;科技异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行彦;从人本层面看科技异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三保;科技人性化及其实现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楠;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苗瀚予;论科技异化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对策[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10 刘绪帅;关于科技异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6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