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更多相关文章: 黑格尔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历史概念 历史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决定论 历史实在 历史过程 旧唯物主义 自我意识
【摘要】:
【作者单位】: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编号06JZD0002)之成果。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历史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无可争议的根本性意义①,但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却不是无可争议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曾长期流行一种将历史与自然割裂的旧唯物主义的解释;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兴起,则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将历史与自然一体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余慧阳;郁琳;;文艺复兴与近代民法理念的孕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马丽娜;科技投资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东;汤斌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余文华;新社会阶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影响初探[D];湖南大学;2007年
3 万力;基于产权理论的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阎占芳;“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怡群;上海文化市场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苏丽杰;论爱的教育的价值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9 郭红明;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孟燕燕;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歧;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2 何新;马克思的异化及人道主义思想探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人文杂志;1981年03期
3 余源培;吕会霖;;论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4 梅纳德·索洛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艺术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5期
5 卢昌健;是马克思还是达尔文把辩证法原则首先应用于社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6 黄九如;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理论与“黑格尔主义的遗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7 冯子标;李德山;;也谈《资本论》中范畴的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问题——与沈佩林同志商榷[J];晋阳学刊;1982年04期
8 本·阿格;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4期
9 宫敬才;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因素的几点看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10 刘丰名;;马克思主义与国际法学[J];社会主义研究;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楠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50年的回顾[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学术月刊》2002年分类目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 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4 陈学明;;伯恩施坦如何全面地否定与修正马克思主义——重读《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5 张文喜;;从过程哲学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读派莫莱的《马克思和怀特海:过程、辩证法和资本主义批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俞吾金;;差异分析:马克思文本中的后现代思想酵素之一[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汪胤;;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重新审视:以尼采主义来重新理解皮尔士哲学以及实用主义[A];“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俞吾金;;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莫伟民;;福柯与政治想象力[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肖恩·塞尔斯;高雯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贾高建;重大问题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范绪锋 唐景莉;北大教授宣讲团何以受欢迎?[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黄楠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1年
5 宋成剑;文本、对话、实践的有机统一[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作为一种“训练”的偶在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李君如;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理论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中国知青文学史》[N];北京日报;2002年
9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叶汝贤;把握时代本质弘扬与时俱进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黄楠森;哲学理论创新的生长点[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之坤;历史辩证法[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从总体性思辨到症状阅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海龙;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的人”学说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继颖;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5 韩小敬;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向周;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雁;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哲学思想[D];宁夏大学;2005年
8 孙石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来金;早期卢卡奇马克思主义观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10 王云霞;评哈贝马斯“不加反思的历史客观主义”[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2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7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