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施蒂纳思想关系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12-19 00:1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与施蒂纳思想关系的转变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施蒂纳 利己主义 小资产阶级


【摘要】:马克思与施蒂纳同为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以及《莱茵报》撰稿人,有着共同的朋友和敌人,但终因立场不合而分道扬镳。马克思从施蒂纳那里汲取了他对费尔巴哈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但也反对后者小资产阶级的保守立场。施蒂纳的保守立场突出表现在:其一,把财产理解为静止的物,而非社会关系;其二,在回避生产矛盾的基础上幻想人际平等而自由的"利己主义联盟"。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与无政府主义思想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D14YMK01)的资助成果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一生好战,熟悉他的读者都知道,马克思许多重要的思想都是在论战中完成和完善的,并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对自己革命“战友”的批判火力一点都不逊色于对他们共同敌人的批判。与施蒂纳的关系就是一个绝佳例证,他们都是黑格尔哲学的追随者,相处在同一个圈子中,有着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小萍;;从社会现象的批判到社会关系本质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施蒂纳批判局限性的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2 聂锦芳;;为谁生活? 缘何享乐?——施蒂纳的省思与马克思的分析[J];哲学动态;2009年12期

3 单提平;;创造性的无:重新检视施蒂纳对马克思的意义[J];哲学动态;2009年12期

4 程欣;;马克思的施蒂纳批判——以利己主义问题为中心[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树礼;个人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批判的一个视角[J];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01期

6 吴晓明;徐琴;;马克思的施蒂纳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年00期

7 卜祥记;呈现形而上学的根基——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J];江淮论坛;2004年02期

8 薛俊强;;“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马克思与施蒂纳——兼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J];哲学动态;2008年12期

9 薛俊强;;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再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刘森林;;遏止虚无的两种路径:马克思批评施蒂纳的启示[J];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海波;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永振;从世界观变革看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昆霖;马克思对施蒂纳“唯我主义”思想的批判[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郭娟;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批判[D];河南大学;2008年

4 郑立梅;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哲学的批判[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培源;马克思与施蒂纳利益观的比较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熊雪军;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实践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6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306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