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思想 启示 出处:《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对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我国全面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本国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升,也对如何保护生态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伟大的理论先行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就提出了关于生态环境的一些思想,其中主要内容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之间因劳动而起的“物质变换”作用,影响生态变化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这些关于生态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对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对指明我国生态建设的前进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独到的见解与宝贵的实践经验,直至今日仍然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和体制。本文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产生背景和理论背景出发,对其发展历程展开调查和分析,试图重新梳理其生态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接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挖掘出马克思、恩格斯二者关于生态的优秀见解,并试图结合其诞生的资本主义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问题,分析其现状和产生原因,并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本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观点和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叙述了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梳理了其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首先,断定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生产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成为改造自然环境的主体;接着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其生态思想主要是对黑格尔自然观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关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制度前提、关于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作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第四章主要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首先分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其生态思想的新发展,其次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其生态思想的新发展。第五章首先梳理了当前我国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所具有的启示和意义。第六章为本文结论。
[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y also put forward new policy requirements on how to protect ecology. Great theoretical pioneers, Marx and Engels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time when they live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prerequisite for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ue to lab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affect ecological change, etc. These views and views on ecological problem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that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To this day, it still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of Marx and Engels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set up the correct conscious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course, the author tries to rearrange the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process of his ecological thought, and then excavates Marx's and Engels' excellent views on ecology from the classical Marxist works. It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apitalist era in which it was born,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of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nd on the basis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Firstly, it concludes that the western capitalist production at that time seriously destroyed the natural ec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de people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n it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whose ecological thought mainly criticizes and inherits Hegel's view of nature and Feuerbach's view of nature.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Marx's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Mainly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emise of the system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hapter 4th mainly summariz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expounds the role of labor in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 of all, it analyz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arxism to its ecological thought, Secondly, it studi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inicized Marxism to its ecological thought. Chapter 5th firstly combs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ecolog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fter that, the autho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Chapter 6th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1;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丁;整合与创新──读《生态文明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年02期
3 廖福霖;建设生态文明,永葆地球青春常驻[J];生态经济;2001年08期
4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0期
8 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10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建丽;于爱春;徐婷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刘芳;佟维;;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王虹;;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秀芸;;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井文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凤括;;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10 邱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浅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才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N];湖北日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常绍舜;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国光;简评《生态文明论》[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种筱娜;生态文明村带旺生态旅游经济[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乔宇 欧春坪;五年内生态文明村百分之百[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乔宇;一村一策建特色生态文明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8 潘广杰;生态文明重在建设[N];本溪日报;2007年
9 蔡永飞;建设生态文明的几个认识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黄慧诚;科学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宁芳;露天煤矿污染源分布特征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汪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吴巨培;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石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中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5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秋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涛;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6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96059.html